第50章 三萬賣掉二人的努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以後,朱元璋立馬將買來的技術資料交給太子朱標看了一遍。
本來老朱想將這件事交由太子朱標去辦的。作為自己的繼承人,老朱一直是傾心培養。
而作為太子的朱標也是不負老朱的期望,成為一個合格的太子儲君。
但看了眼朱標身體後,朱元璋覺得還是不要讓朱標太過勞累。
他對著不遠處的蔣瓛吩咐道,“去將李善長給咱叫來”
“是”
大殿內沒有了外人,老朱也是喜於言表,笑著和自家兒子分享著,
“三萬貫,咱就將這鍊鐵技術給買過來了。李念這小子也挺識趣,知道這是國本,沒和咱要分成......”
朱元璋巴拉巴拉的和太子朱標說著。
“兒臣還是要恭喜父皇啊”朱標也知道這代表著什麼。
一旦大明的鍊鐵技術得到革新,對整個王朝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老朱笑著坐到位子上,等將鍊鐵的事交代下去,他就要開啟工作狂模式了。
“爹,二弟、三弟、四弟幾人都有訊息傳回來,他們都想回京一趟來看看娘和雄英”
太子朱標抬眼靜靜地看著主位上的老朱。
朱元璋沒有抬頭,也沒有正面回應這個問題。而是隨口問了一句,“嗯...毛驤的事從東宮散播出去了嗎?”
“昨日已經和呂氏簡單提過一嘴了,想來不久朝堂上的百官就會知道”
“嗯...”
朱元璋隨手合上一本奏疏,隨即抬起頭,“既然想看他們的娘,那就召幾位藩王回京吧”
“我這就去安排”
大明洪武時期的藩王,非有召不得回京。
太子朱標提到的幾個弟弟,他們都是馬皇后的嫡子。
但在《南京太常寺志》中有記載,馬皇后沒有子嗣。其中懿文皇太子朱標、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都是李淑妃所生。朱棣則是碽妃所生。
這簡直是胡編亂造,
南京太常寺是大明的一個官署,是負責皇家禮儀和祭祀的。
成祖時期遷都北平,所以南京設定的各部衙門都屬於備份。兩地太常寺的地位也是千差萬別。
南京太常寺除了日常管理孝陵,基本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部門。
《南京太常寺志》中有很多都是驢唇不對馬嘴,三個月生兩個兒子的,孝陵當中連位子都沒有的妃子搖身一變成了皇貴妃。
這不是扯淡嘛。
在明史當中就有記載,太祖,二十六子。高皇后生太子標、秦王樉、晉王棡、成祖、周王橚。
再與《明太宗實錄》記載相比對,二者的記錄是一致的。
早在明末的時候,由於北方戰亂不休,皇帝自顧不暇,綱紀鬆弛。
所以遠在長江以南的南京鞭長莫及。
在這背景下,原本神聖肅穆的南京孝陵,變成了一個旅遊勝地。
別說參觀,只要肯出錢,連地宮都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