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藩王回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負責看守的官員也是膽子大,有人曾親眼所見祭祀太祖的牛羊早已腐爛不堪。
這些宦官為了賺錢,噱頭滿天飛。
什麼太子非馬皇后所生,成祖是蒙古妃子所生。
至於後果,管他呢,來參觀的誰又關心這些呢?
糊弄就是了。
......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韓國公李善長這才姍姍來遲,在一名近侍的帶領下走進殿內。
洪武十五年的李善長已經年近七旬,白髮蒼蒼。
自胡惟庸案以後受其牽連者甚多,但李善長依舊如故。由於御史臺缺中丞,所以李善長暫居其職。
“老臣拜見上位”
“免禮,給韓國公賜座”朱元璋大手一揮,向門口的近侍說道。
“多謝上位”
自從大明建立以來,李善長就已經明白,眼前坐在主位上這位曾經的起義軍大帥,慢慢的將手伸向身邊的老兄弟。
懸在他們頭頂的屠刀從來沒有收過鞘。
隨著李善長坐下,朱元璋抬手示意近侍雲奇過來。他將手裡的一沓紙交由雲奇遞給韓國公李善長。
“百室啊,來看看這份與冶鐵相關的資料”
“是”
李善長起身雙手接過,隨後坐下來上小心仔細地翻看著。
一時間大殿內就只剩下李善長翻閱的聲音。
韓國公李善長越看越心驚,臉上滿是喜色。抱著一絲疑惑,他開口詢問道,
“上位,這份資料是否如上面所寫的那樣......”
這由不得他不心驚,若真如資料上所說,那高爐鍊鐵技術起碼能讓大明少走百年的彎路。
對於李善長這副姿態,老朱笑了笑。
“哈哈,這是咱花了三萬貫買來的,而且那小子不會騙咱的。畢竟皇后的病就是他的人治好的”
聞言,李善長雙眼瞪大,躬著的身體都直了起來。這句話透露的訊息可太多了。
花錢買來的,皇后娘娘的病也被治好了。
後半句可比其他的重要得多。
如果說朱元璋是一把刀的話,那麼馬皇后就是唯一的刀鞘。是唯一一個能讓朱元璋止住殺心的人。
想到此處,李善長眸子閃爍。他立馬起身恭賀道,“恭喜上位,能讓皇后娘娘大病得愈啊”
“哈哈哈,坐坐。百室啊,你就告訴咱,這事交給你的話你能不能辦。別人咱不放心吶”
李善長聞言立刻起身嚴肅道,“老臣定當盡心竭力...”
隨後二人便開始敲定細節,選址等一系列問題。
作為初期實驗,朱元璋覺得應建立新的工坊,且距離皇城不能太遠...
從皇宮出來,李善長感覺手上的資料重若千斤。
他神色凝重地走在路上,腦海裡不斷分析著老朱之前說的話。
買這個字眼就很意味深長了,
這代表著背後之人不在朝中,且年紀不大。
結合著數日前皇長孫出現在朝堂上堵悠悠眾口,再加上當今這位陛下多次出宮。
李善長的心中已然有了大概。他擦了擦額頭不存在的汗水,腳步更是快了幾分...
隨著李善長的離開,大殿內就只剩下朱元璋一人。
老朱目光深邃,腦海中一直在想著高爐鍊鐵這件事。
雖然嘴上將它交給李善長去辦,但老朱已經想好了另一個人選來監督這件事。
秦王朱樉,
既然諸多藩王回京,那老朱就沒有放朱樉離開的意思。
對於自家這個老二在秦地做的一些事,朱元璋是知曉的。
暫時就讓朱樉在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