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聽說還是聽曲?(第1/2頁)
章節報錯
飄香樓,樓高兩層,約一丈有七。底層之大,約佔半畝之地。門寬兩丈有餘,寬闊的門口上方懸掛著一塊牌匾,匾上用正楷”三個字。
據聞,此字乃是飄香樓的東家花大價錢尋一舉人所得。字雖為楷書結構,筆法卻顯得圓潤,筆鋒落處竟又蒼勁有力,今人望而神怡。
夜,已悄然來臨。
白日裡被烈陽烤得炎熱的大地如今也迎來了緩和的降溫。
是夜,月色皎潔明亮。大街上即使是不打燈籠亦可清楚辨物。
城內宵禁前的時間是百姓能在夜裡遊玩納涼的最好時光。
一陣夜風吹過,帶來夏季特有的清涼感,令人倍感舒爽。
“來了,爺幾位的魚…”
“幾位爺,這是您們點的菜…”
……
此時,飄香樓裡面正燈火通明的開市迎客,生意一片火爆。
放工回家梳洗一番後,王立跟蔣威二人此刻已經如約的來到了飄香樓門外。
“二位爺可是過來用飯?不知道是要聽書呢還是聽曲?”飄香樓門外的迎客小二問道。
聽書、聽曲,是飄香樓推出的新鮮事。
這個娛樂稀少的時代,即便是大戶人家能夠在吃飯的時候聽人說書聽人唱曲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更何況是普通百姓,更是不敢想。然而飄香樓卻提供了這樣的服務,這對於一些有需求的普通百姓來說,這種好事要是不佔,那就是在吃虧了。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飄香樓作為一家新開的酒樓才行能如此的生意火爆、客聚如潮。
聽一樓。店家在店內左右的中間點處,分別設了兩個講臺供說。
由於說書者的門坎相對較低,所以在一樓聽書吃飯的人花費不多,甚至與其他酒樓相差無幾,其主要的消費為底層的平民百姓。
聽曲,自然是飄香樓二樓。唱曲相對說書而來更難些,所以要在這裡吃飯的人花費自然也得高一些,消費者多為士子商賈之類,略有餘錢之人。
當然,飄香樓的二樓除了設立了一個雅坐大廳之外,還特別設有幾個高雅的包廂,供有需求的人使用。不過,價格相對雅坐大廳而言,花費又會高出許多。
包廂雖說價格更高,但是來二樓消費的人也不是出不起這點錢的人。但是,到二樓吃飯的人往往都是喜歡在大廳的雅座坐著。
倒也不是他們捨不得出那包廂的錢,更不是他們喜愛吵雜,只是他們大多數都是懷著目的而來。
無他,概因這裡的人多。
到這用飯計程車人舉子們可以透過吟詩作對、填詞附曲等來提升自己的名氣。商賈們則是利用吃飯之餘,試圖找些可以投資的‘目標’。
“聽書還是聽曲?這還用問嗎?當然是聽書了。”蔣威心中念道。
其實,蔣威會不假思索的這樣想也屬於正常。因為飄香樓二樓除了用飯會貴些以外,還有一條特殊的規定:
凡是到飄香樓二樓吃飯的人,每桌必須有人能作一首或者一篇詩詞歌賦。否則就要多交一錢的銀子①,用作飄香樓在每日戌時三刻舉行的詩詞歌賦比賽的獎金。
也正是因為這條特別的規矩,所以大部分的平民百姓都自覺的選擇在一樓用飯。書生們則以博得一個頭彩的名聲而紛紛選擇上二樓用飯,以免被人笑話。
不過,大概是因為飄香樓這條特殊的規定,所以二樓的生意一直火爆,甚至比價格更便宜的一樓,生意還要好得多。
因為拔得頭籌之人除了獲得名氣以外,還會獲得不錯的獎金。這獎金是除了獲得由飄香樓代收上來銀子外,還會額外獲得飄香樓所提供的二兩銀子。
二兩銀子,對於富紳之家的子弟來說或者不算什麼,但是對於家境相對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