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高產糧食是否帶回大唐?(第2/3頁)
章節報錯
沒辦法,大唐要震懾四方,兵,器,錢,糧一樣不能少。
糧食的作用不僅食用,還要換錢,換鐵,換各種各樣的需求。
可偏偏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各地官員總是為百姓申苦叫難,懇請陛下撥糧救濟。
可惜,錢糧一旦撥下去,有多少流入百姓手中,無人知曉。
反倒是長安城的日漸繁華,權貴子弟們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用他們的方式詮釋出一個大唐盛世。
糧啊,從來都是陛下缺,與他們毫不相干。
如果有畝產千斤的糧食,阿爺不再為糧而煩惱,大唐為不再為突厥擾邊而擔心……
一瞬間,李麗質想了很多。
陸遠似乎看穿她的想法,“別想了,未解決土地兼併問題,你千萬不要帶高產作物回去,否則後果自負。”
李麗質一愣,“為何?”
陸遠:“土地兼併是封建王朝覆滅的最大原因之一。”
李麗質隱約明白他的意思,但她要糧食種子,必須靠陸遠帶貨,只能耐著性子聽他說下來。
陸遠繼續:“我跟你說過,大唐之後,還有幾個王朝,他們無一例外地出現土地兼併後導致滅亡。”
“我現在不是跟你討論歷史,只是告訴你一個事實。”
“你把高產糧食帶回去,只會加速大唐的生命週期,最壞的可能,大唐會像秦朝一樣,二世而亡。”
“不可能!”李麗質反駁。
大唐正值盛世,而且阿爺治理有方,全國上下擁戴,怎麼可能亡?在她心目中,大唐一直延至到現代才合理。
“不可能?”陸遠輕輕拋了拋手中的玉米,“我問你,高產作物帶回去之後,你能保證只有陛下種植,世家無法得到?”
李麗質搖頭。
這是不可能的,種植之事最終還是靠下人去做,只要經過人手,就必定洩露,但世家知道,總比年年缺糧好。
陸遠繼續說:“假設全大唐都種上了高產作物,糧食大豐收。那麼你告訴我,最後這些糧食會落入誰的手中?百姓,還是陛下?”
李麗質稍作思索:“至少百姓不會捱餓。”
“呵呵!~”陸遠冷笑,“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
“就算糧食多到庫存不下,發黴發臭,世家寧願倒掉,也不會願意拿出一斗給窮人。最該捱餓的還得捱餓。”
“這樣跟你講吧,別說世家盤據的大唐,就算現代社會,亦難逃這個宿命。”
“就在這一刻,地球上仍有不少國家缺糧,你跟我說,百姓不會捱餓?”
這話把李麗質整不會了,現代社會食物豐富是她親眼所見,這作不得假,怎麼可能缺糧?
帶著疑惑,凝視陸遠。
陸遠:“你看到的繁華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我只看到品味樓的吃食不錯,殊不知那是招待太子的規格,外面根本吃不到。”
“同理,你身處的這個地方,因為國家強大,人民才能富足。你真以為是點石成金的仙界啊?”
李麗質不敢置信,畢竟她見到的是一個幸福國度,百姓安居樂業,人人臉上洋溢笑容,比她想象的仙界還仙界。
陸遠:“說回正題。”
“我只問你一句,如果換作是你,手上糧食充足,人強馬壯,山高皇帝遠,第一件事想做什麼?”
李麗質有點跟不上他的節奏,但再傻也明白他說什麼。
陸遠:“我再提醒你,大唐很大,大到足夠容納人的野心,大到就算有所動作,你阿爺知道都是幾個月之後的事。”
“這個誘惑太大了,沒人不心動。”
“你別跟我犟,大唐就是亡於藩鎮割鋸,你有空查一查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