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新格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很多知名武將領兵’的李綱,捧著笏板躬身道:“然宗澤如今官位過低,除了太上皇任命的一軍主帥之外,其餘官銜都停留在登州通判上。”
趙桓腦袋裡閃過宗澤的履歷,自元佑八年(1093年)起,歷任大名府館陶縣縣尉及龍游、膠水、趙城、掖縣縣令等職,直到年近六旬時才升為登州通判。後因事被貶,遂上表引退。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南侵,宗澤臨危受命。
“那就任命為京東西路招討制置使。”
趙桓想了想,道:“宰相有什麼想說的嗎?”
“制置使雖說是地位很高的軍事官員,可在此時卻低了些。”
李綱相對:“臣以為,要麼為節度使,要麼為京東西二路留守方可。”
“那就任命京東西二路節度使。”
趙桓想到了劉延慶,只知逃跑的傢伙,禍害了十幾萬大軍,都能當上節度使。
而留守權力又過大,雖是戰時,卻也是堪比一方諸侯了。
李綱歸位,心頭對宗澤是抱了很大希望的,因為沒辦法,西軍最能打的精銳被劉延慶賣光了,如今种師道手裡只剩五萬西軍,西夏如今蠢蠢欲動,甚至拜了金人為父國,也已無力看管,只能先來勤王。
有種師道最後的西軍,加上宗澤的一萬精銳,還有劉光世的一萬馬兵,李綱有信心護住汴京。
唯一的變數就是武洪。
此子佔據大名府,不但沒有攻打周邊州郡,還擋住了郭藥師的步伐,算起來也是一股力量,只是不可控。
關鍵是金人皆為馬兵,且一人兩匹戰馬,速度如風,只有劉光世的一萬馬兵可以一戰。
尤其是劉延慶戰死,頭盔甲冑還有令牌等物,便是被踏碎的屍身,都成了金人的戰利品,掛在燕京城頭。
如今有了河北為腹地,金人更加難以驅逐。
自古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想來劉光世必定能力戰一番。
李綱卻是算錯了,劉光世比他爹劉延慶還能跑。
與此同時,六百里加急入殿。
李綱接過一掃,便呈上給小太監。
“鉅野、金鄉、任城接連告破,濟州竟只剩下鄆城縣還在,接下來就是淄州與青州了。”
趙桓愈發覺得無力,但還抱著一線希望:“鄆城縣縣令時文彬並沒有跑,還主動上書,看來是個能幹的。”
很快,又有六百里加急進來,李綱看了一眼,也是眉頭一皺。
時文彬開城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