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為武洪討趙佶檄(第1/2頁)
章節報錯
東平府知府陳文昭,親自率領廂軍三千,鄉兵兩千。
五千大軍浩浩蕩蕩在陽穀縣城外兩箭之地休整。
其麾下戰將有張榮,王俊,以及董平。
這三員戰將之中,除了雙槍將董平名頭平平無奇之外,皆為名將。
(公元1128年),金兵佔領東平府後,張榮聚集梁山泊地區民眾抗擊侵略者,不斷襲擊金兵,張榮驍勇善戰,被人們尊為“張敵萬”。
王俊,為東平府雄威將,戰功稀鬆,久無升遷,他出名是因為系朝廷旨意,誣告主將張憲謀反,是製造岳飛冤案的主要幫兇,以此升正任觀察使。
“太守,此番沒帶雜兵鄉兵,士兵們只能以乾糧果腹。”
王俊拱手道:“是否徵調附近地主捐糧?”
“不過一縣之地,地主家有幾個餘糧?”
陳文昭牽著馬韁繩,一指縣城城牆:“對方不過幾百兵,我五千大軍壓境,一走一過便會清掃殆盡,無需叨擾地方。”
“太守,這城牆士兵像是準備已久,絲毫不見驚慌啊。”
董平說道:“看來需要準備攻城器械,至少雲梯數量要夠。”
“應立刻派兵圍三闕一,給在城中想要反抗反賊而又不敢的軍民,留下一條活路。”
張榮說:“只幾百兵而已,可先圍而不攻,以攻心為主,畢竟我等皆為朝廷命官,天命之所在。”
“嗯,可以。”
這個建議陳文昭很滿意,當即令三千廂軍圍住三面城牆,皆在一箭之地外把守。
同時兩千鄉兵分為三股,以供應後勤。
陳文昭策馬來到一箭之地外,看著城牆上面有菜色計程車兵,稀稀拉拉的二三十張弓,不由得搖頭失笑。
“太守何故發笑?”
董平一手拎著雙鐵槍,有些疑惑。
“我笑那反賊武洪少智,智囊無謀,就這點兵也敢起事造反?”
陳文昭笑罷,搖了搖頭:“待戰報呈現給朝廷,官家看了也唯恐大笑不已。”
“聽說那武洪還是徵君。”
王俊說道:“此人怕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哪怕去了汴京,也是喂大象,卻不知汴京八十萬禁軍乎?”
“他若佔據個山頭,本官看都懶得看他一眼。”
陳文昭抬手舉起馬鞭:“喊話吧,讓那武洪出來說話。”
他話音未落,城牆上忽然升起大纛。
“洪武?”
陳文昭看清了大纛上的字,頓時嗤笑出聲:“他叫武洪,大纛卻用洪武二字,無非顛倒名字而已,果然少智。”
董平等人也跟著笑。
卻在此時,一道身影出現在女牆口,頂盔摜甲,身後豎起武字大旗,隨風招展,獵獵作響。
那道身影並不算雄壯,卻給人一種十分厚重的感覺。
第一次見到武洪的陳文昭,也不由得微微一怔,與之前聽說的武洪形象,有天壤之別。
“此子竟有如此氣勢?”
他抖了抖馬鞭,“與以往那草寇山賊,卻是有明顯區別。”
“太守不必擔心,待俺殺上城牆,取其首級便是。”
王俊渾不在意:“不過是盔甲帶來的氣勢,其實不過土雞瓦狗耳。”
“不然本官過來作甚?”
陳文昭再次大笑,其實他們幾天前就從逃出的富戶那裡得到訊息,也給朝廷寫了摺子。
如此緩慢過來,一個是鄉兵難徵,廂軍(地方軍)多有空餉,臨時拼湊比較耗時。
另外,也是想等武洪把事情做死,他們剿匪之後,才是真正的大功。
如今駐紮在川蜀滇黔的駐軍,時常就去欺負蠻夷,買土特產和戰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