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親戚?(第3/5頁)
章節報錯
舍。
荀攸還想進言,卻被郭嘉扯了一下。朝他搖了搖頭。
“不過,那張遼……若殺之,確是可惜。”
曹操沉吟片刻,問道:“奉孝,你說該派誰前往徐縣,說降那張文遠呢?此人確有幹才啊。”
郭嘉想了想,“我薦一人,或可成功。”
“誰?”
“我前些時候和長文飲酒,曾聽長文說,曹友學昔日與張遼頗有交情。後來張遼還贈了曹友學二百兵馬為護衛。最初,張遼不贊成呂布攻伐海西,還因此被趕出下邳,駐守于徐縣……這其中,必有曹友學的干係。既然如此,何不使曹友學出使徐縣,說降那張遼於明公?”
“又是那臭小子。”
曹操不由得笑了起來。
對曹朋,曹操的印象不錯。
一家人為自己效命,隨內兄孤身前往海西,此次大戰,更使得自己糧道不絕。
只是這小子的性子太倔了些,之前使得曹操頗沒有顏面。而且到現在,也不肯向曹操賠禮。
不過越是如此,曹操就越是覺得曹朋有氣節。
“對了,雋石現今如何?”
雋石,就是曹朋的老爹,現少府諸冶監監令,五大夫曹汲。
郭嘉一怔,有些尷尬笑道:“這個倒是不太清楚。”
荀攸笑道:“雋石自任河一監令以來,盡忠職守,極為勤勉。河一工坊自他主事,已恢復舊日興盛,過去一年來,共造刀盾三千餘,鐵札甲五百套,餘者一應農具,也頗有建樹……另外,他監造改良了一種曹公犁,比之早先所用耕犁,效果更加明顯。征伐徐州之前,休若還專程去檢驗了一次,的確不愧隱墨鉅子之名。預計來年,河一工坊可出刀盾五千副,鐵甲過千……子和對河一工坊所出的甲冑,非常讚賞,並言虎豹若成,曹氏父子當為首功。”
過去一年裡,曹操的注意力一直集中於戰事上,所以對河一工坊的事情,還真不是特別瞭解。
“曹公犁?”
曹操忍不住笑了,“這又是什麼事物?”
“據說,是雋石根據其子曹友學幼年時所設想出來的小玩意兒進行改造,不成想居然成功了。
公若在試用之後,發現此犁較之先前,不禁省力,而且更易打造,準備在來年推廣。至於曹公犁之名,也是雋石提議。言若非曹公給他機遇,斷無可能由此設想,故以司空姓氏,命曹公犁。”
公若,就是前屯田都尉,今屯田中郎將棗祗的表字。
曹操點點頭,“曹氏一家。皆純良之人啊。”
他忽然有些感慨,搔了搔頭。
當初啟用曹汲,也是看在曹汲獻馬鐙和高橋鞍的功勞。河一工坊廢棄多年,曹操也是嘗試。讓曹汲接手。不成想曹汲還真的做成了,而且成績斐然。如今更造曹公犁,功勞甚大……
此前,曹汲曾獻刀三百支,強虎賁軍戰力。
當時曹操藉口曹汲入仕時間短,沒有給予升遷,只給了一個五大夫的爵位。
而今看來,這爵位怕是給的有些輕了。
沉吟片刻後,曹操道:“雋石有此功勞,不可不封賞。否則會冷了大家的心思。如今河一工坊重開,我欲設諸冶都尉,使雋石任之。另拜河一侯,你們認為如何?”
自兩漢以來,封爵主要為王與列侯兩等。
漢初曾制定下非劉勿王。非功不侯的規矩。只是自東漢中期以來,出現了大量的宦官侯,外戚侯,恩澤侯的封號,使得非功不侯的原則敗壞。當然了,似縣、鄉、亭侯的爵位序列,並沒有出現變化。只是多出了許多名號侯。這種爵位。只是表彰功績,並無實際的封地和食邑,而且不能世襲。
連宦官外戚都能封侯,更何況曹汲有大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