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農合一,兵牧合一制度。並在紅水縣和廉堡兩地設立軍府,主抓屯田事宜。這已經屬於府兵制的範疇。不過很多具體的規章制度還不完善,需要在推行中摸索。

在推行屯田令和畜牧路之時,河西郡將會提出許多優惠的政策。

除了一如在中原的屯田令政策之外,還有開荒令,以及植林令。每開一畝荒地,需種植十株林木。後世西北黃土高坡荒涼景象,曹朋記憶猶新。在開墾土地的同時,他也必須要考慮植被的問題。不管怎樣,他不希望眼前這片綠色的土地,塞上的江南,因他的緣故變成一片荒土。在設立植林令的時候,許多人不太明白。事實上,歷史上河西地區的荒涼,是在數百年,乃至近千年後才發生。

可曹朋還是極為倔強的堅持了這植林令的設定。

對於屯田令,河西人並不陌生。

早在漢武帝時期,就曾有河西屯田的舉措。而紅澤諸大人的祖先,更是當年的屯民。

雖說曹朋的府兵制屯田和眾人所知曉的屯田,有不小的區別。

大家還算是能夠認可……

第三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曹朋將會在河西,組建河西郡商會。

這個商會,隸屬於官府名下,屬於官府的一個分支機構。

這個機構的作用,就是協調胡漢之間的各種交易。自有漢以來,胡漢敵對,同時又往來頻繁。中原的物資,透過行商坐賈輸送到塞外,而塞外的牛羊皮毛等物品,也源源不斷的販賣到中原。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塞外的牛羊往往得不到足夠的利潤,而中原的絲綢等物品,又極為昂貴,使得塞外胡人無力購買。

商會就是調節和平衡這其中的矛盾。

一方面增加胡人的利潤,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中原商賈,前來河西與胡人交易。

諸胡部落首領,聞聽之後也不禁大感興趣。

“但不知,這商會如何設定?”

“商會設大行首一人,令根據具體情況,設立有六位小行首,負責處理具體的事務。

不過,所有河西郡商賈,必須要在商會登記造冊。

若無登記造冊,擅自擾亂河西郡集市者,格殺勿論;同時,商會也會盡力保證諸位的利益,若你們的利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商會提交,若可以仲裁解決,則儘量解決;若不能私下達成和解,則提交官府,由官府出面,負責解決糾紛。

總之,成立這個商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諸公解決麻煩。

商會最終決議,神聖不可侵犯。

若有人膽敢觸犯商會利益,視為官府之地,全河西之地,輕則驅逐,重則征伐。”

話音落下,甌脫內一陣寂靜。

所有人都在盤算著,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如果能夠正常的進行交易,進行買賣,得到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倒也不是一樁壞事。

“那商會的大行首何人,六小行首,如何安排?”

“大行首人選,曹將軍已有安排。不過諸公放心,此人與塞上頗有些人脈和威望,斷然不會令大家感到失望。除此之外,六小行首有諸公選出之後,由商會提交報備。若透過官府認可,即能夠出任小行首之職,並可領取相應的俸祿。”

“由我們推選?”

諸大人一驚,頓時喜出望外。

“這個推選,會在官府的監督下,本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推選,諸公大可放心。”

一時間,甌脫中議論紛紛,眾人交頭接耳。

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小行首的位子,將會給各自帶來何等巨大的利益。

耿慶倒是一臉的輕鬆,沒有參與討論。

他已經滿足了!

得胡長之職,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