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子龍(第2/5頁)
章節報錯
“就依軍師之計。”
他和諸葛亮商議之後,命張飛留守當陽橋,接應麋竺。
隨後,他立刻動身,命陳到為先鋒,立刻出發,連夜趕奔江陵。而他親自督軍,隨後跟進……
劉備和諸葛亮前腳剛走,麋竺可就到了當陽。
聞聽劉備已趕奔江陵,麋竺也是大驚失色,“三將軍,三位夫人陷在亂軍之中,兩位公子而今生死不明。子龍已前去尋找,可是……三將軍,請與我一支兵馬,前往協助子龍援救。”
張飛濃眉一蹙,強忍著要去長坂坡的念頭。
劉備出發前,諸葛亮再三叮囑張飛,務必要在當陽橋堅守半日。他若離開,豈不是擅離職守?可眼睜睜的看著趙雲在亂軍***生入死,又有些不甘。張飛和趙雲有點小矛盾,但並不影響他和趙雲惺惺相惜。說實話,張飛也為趙雲感到不值,一身的好本事,卻始終沒有機會統領兵馬。可又有什麼辦法?相比之下,陳到跟隨劉備的時間更久,而且能力更加出眾。
至於襄陽奪門失利,有不少人都認為,是趙雲辦事不利造成。
可張飛卻清楚,襄陽奪門之所以失敗,並非趙雲之過,而是劉封的倒戈。這若是追究起來,還得說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問題。當初劉備不收劉封為義子,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麻煩。而關羽和諸葛亮對劉封的提防,甚至是壓制,也使得劉封鬱郁不得志,最終被賈詡所乘,不得不反。
所謂一飲一啄,天註定!
趙雲被罷去了白眊兵的統帥之權,雖為牙門將軍,卻比不得一個普通的校尉。說穿了,他是給劉備和諸葛亮頂雷……可這些話,張飛卻不能說出來,只能藏在心裡。見麋竺態度堅決,張飛想了想,便答應下來。
“子仲,我與你八百騎軍,協助子龍。
若事不可違,萬不可強求。我會在這裡堅守,至晡時之後。你見到子龍之後,讓他多加小心。”
劉備留給張飛三千人。
八百騎軍,幾乎是張飛全部的兵力。
麋竺答應一聲,也顧不得喘口氣,立刻帶著人,趕回長坂坡。
此時,天邊已露出了魚肚白的光亮。長坂坡火光四起,濃煙滾滾。萬餘百姓,以及軍卒慌亂不堪,四散奔逃。放眼看去,到處都是潰不成軍的殘兵敗將,還有那些慌不擇路,四處逃竄的平民百姓。有聰明的,躲在低矮的灌木叢中,一見有兵馬過來,便立刻高高舉起雙手。
不過,更多的人,好像沒頭蒼蠅似地奔走。
曹朋在出發之前,曾有嚴令:只要沒有攜帶武器,或者是那些老弱病殘,儘量不要去攻擊。
可饒是如此,亂軍之中,誰又能顧慮許多。
豹騎如風,呼嘯而過。但見有那可疑之人,便立刻彎弓搭箭,當場射殺……到處都是殘屍斷臂,橫七豎八的倒在血泊之中。原本因暴雨而變得泥濘的土地,此刻更被鮮血染紅,呈現出可怖的暗紅之色,令人不由得觸目驚心。趙雲縱馬疾馳,身後十幾名親隨緊緊跟在他身後。
遠處,一隊虎騎呼嘯而來。
這隊虎騎,人數大約在十人左右。遠遠看到趙雲,便立刻架起長矛,縱馬而來……趙雲眼見虎騎那一身重甲,不由得大吃一驚。他看得出,這支虎騎,與他之前所見過的騎軍完全不同。可是,而今四處都是敵軍,只能迎頭而上。想到這裡,趙雲大吼一聲,催馬而上。
掌中龍膽槍撲稜稜一顫,幻出數朵斗大槍花。
一名虎騎騎士到了跟前,長矛狠狠刺出。趙雲卻絲毫不慌,大槍一合陰陽把,撲稜稜迎上前去,順著那長矛一攔,而後大吼一聲,將那長矛崩開。龍膽槍順勢刺出,夾帶著巨大的勁力,蓬的正中那虎騎騎士胸口。只一槍,便震碎了那騎士的胸甲,趙雲順勢一探,便把那虎騎騎士,挑殺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