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當初,不曉得繁盛了多少倍,人們也就漸漸認可了玄碩。

同時,玄碩才學淵博,兼通琴、棋。在雒陽七年時間裡,他結交了不少朋友,漸漸站穩腳跟。

聽了史阿的介紹,玄碩忙稽首行禮。

“原來是曹八百當面。”

又是曹八百?

曹朋這時候已經反應過來了這曹八百的意思。

想必是取自那‘八百字文’,就如同蔡邕被稱之為蔡飛白的性質一樣。蔡邕以飛白書而名揚天下,故而尊其飛白為雅稱。曹八百,也是同樣的原因,這種稱呼,也代表當世人對曹朋的一種認可。曹八百的稱號,起於清明之前。當世曹朋忙於出行,所以未曾留意外界的稱呼。

只是,‘曹八百’這個名字,實在是太難聽了……

可這種事又不是曹朋能決定,所以也只能心中苦笑,認可了這個名字。

“這位是張梁張元安,張公子。”

史阿手指一個青年,為曹朋繼續引薦。

張梁?

那不是太平道的教主嗎?

這傢伙,還真敢起名字,居然和反賊同名。

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大約在180公分左右,生的孔武有力,相貌英武。

“我曾受過荊州龐元安先生的教誨,未曾想今日,又得識一位元安。看起來,我與叫元安的人,有緣啊。”

張梁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龐元安就是龐季,龐統的老子。

沒想到曹朋把自己和聞名天下的名士相提並論,張梁對曹朋的好感,頓時倍增。

“此元安族弟,名張泰,字子瑜。曹公子,張公子乃杜夔先生門生,精於音律,是玄碩先生的至交。”

張泰,生的文文弱弱。

臉上掛著一抹倨傲之色,與曹朋拱手。

“聞曹八百學識出眾,文采過人,不知師出何人?”

靠,拼老師?

曹朋微微拱手,一臉卑謙之色,“在下才疏學淺,至今仍未得名師相授。曹司空正因此,所以***在下前往陸渾山,拜胡昭胡孔明先生為師。此次途經洛陽,正是前往陸渾山拜師。”

如果不清楚胡昭的情況,曹朋未必會這麼說。

可他打聽過了,胡昭那是和鍾繇、邯鄲淳、衛覬等人齊名的人物。邯鄲淳,曹朋不是很瞭解,但衛覬,如今都護關中,乃當今名士。至於鍾繇,更了不得,勿論出身名聲還是家世,少有人能夠相提並論。胡昭既然能與這些人齊名,那他的名聲,可想而知,絕對屬於翹楚。

不是說杜夔才疏學淺。

杜夔是潁川人,曾官拜雅樂郎,於中平五年因病辭官。

後戰亂開始,杜夔遠遁荊襄,寄居劉表帳下。所以,若以名望而言,杜夔和胡昭,明顯是兩個層面的人物。

一個天,一個地,截然不同。

張泰以杜夔弟子而自居,洋洋自得,頗有些目中無人。

哪知道,曹朋這一句話,就把他給噎得半死。

胡昭隱世陸渾山,興辦書院,教授陸渾山三百里弟子。但實際上,能列入胡昭門牆者,寥寥數人哉。

就如同許多玄幻小說裡,有外門弟子和核心弟子的區分。

那書院裡的,大都是胡昭的外門弟子,想要成為胡昭親傳弟子,卻比登天還難。

曹朋奉曹***之命,拜師於胡昭,那斷然不可能是外門弟子,肯定是親傳弟子。否則,也不可能煩勞曹***出面。

張泰的臉,騰地一下紅了。

懦懦不知該如何回答。

曹朋這句話分明是警告他:別跟我甩臉子,老子上面有人,連曹***曹司空都親自出面,為我尋找老師。你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