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徽身體還有些虛弱,卻透著幾分超然的氣概。

那雙眸子中,似乎已看破了生死世情……

他已經決定了,等身體完全康復之後,前往終南山尋仙問道。這恐怕也是最後一次和老友相聚,自然有幾分感慨。

龐德公突然問道:“友學,丞相何以令賴伯謙出任武陵太守?”

“怎麼了?”

“我倒不是說伯謙品行不好,事實上此人才器不凡,為人也極為仁謹,是一個君子。

然其人刻板,不曉時事,喜歡引經據典……有時候,他自己都不知道得罪了人。早先為交州刺史的時候,固然是吳巨囂張跋扈的因素,但未嘗沒有他不懂變通,而最終被罷官去職。”

若在治世,賴恭或許能成一個守成太守。

但而今武陵戰亂不止,劉備居於前,孫權居於側,正是極度混亂的時候。讓賴恭出任武陵太守,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龐德公和賴恭也有些交情,故而和曹朋說起此事,也是希望將來有一日賴恭惹了禍,曹朋能幫他一把。說白了,這賴恭就是個不懂得人情世故的書呆子。

“老師放心,我自省得。”

司馬徽笑了,“德公,難道還聽不出來嗎?

只怕過些時日,友學就要前往武陵赴任了……賴恭雖不曉時事,但想來令其為武陵太守,非是為他才情如何,而是要他去穩定人心。莫忘記,賴恭本就是荊南人氏,在武陵頗有聲名。”

“你要去武陵?”

龐德公疑惑的看著曹朋,忽然間露出恍然之色。

武陵太守已經有了人選……所以曹朋不可能是擔當武陵太守。不為太守而赴武陵,那目的只有一個。

曹操,要奪取荊南四郡。

曹朋笑而不答,卻讓龐德公感慨萬千。

猶豫了一下,他突然開口道:“友學可知,山民之安排?”

這句話問的結結巴巴,頗有些難以啟齒。可是,龐德公卻不能不問……此次曹操進駐荊州,提拔十五名荊人。而龐山民原為荊州別駕從事,至今沒有安排。眼看著蒯正,已前往許都赴任;蔡氏則有蔡瑁為水軍都督。原來的江夏黃氏,而今已經沒落。但黃承彥尚在,而黃碩與曹朋這層關係在,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本來,龐氏家族也不需要擔心,畢竟有龐德龐林兄弟,一個為河西太守,一個為涼州從事,前程遠大。只是龐山民是龐季之子,龐德公不得不為他花費心思。他主要是擔心,龐山民會因為妻子的緣故,而遭受到曹操的打壓。

龐山民的妻子是誰?

就是那諸葛亮的長姐,諸葛玲。

曹朋笑了笑,和龐山民點頭,而後對龐德公道:“老師不必擔心山民大哥的問題。

山民大哥的才學,毋庸置疑,只是而今時機不到,所以還未有安排。不如這樣,過些時日,我將前往臨沅。山民大哥與我一同去吧,權作我的賓客,也可以幫我拾遺補漏,出點主意。”

曹朋不會讓龐山民當他的幕僚,而是請他做客卿。

用後世的話,就是顧問。

你顧得上就問,顧不上就不問……

畢竟他是龐德公的侄子,若讓其為幕僚,於龐德公的臉上無光。

不等龐山民回答,司馬徽突然道:“友學,我也有一事相求,還望你莫拒絕。”

“嗯?請先生但講無妨。”

“叔全,你且過來。”

和龐山民並坐一起的青年,忙站起身來。

司馬徽深吸一口氣,對曹朋道:“友學,過些時日,我將往終南山求仙問道……我之一世,無甚憾事。除卻當初德公下手比我快,收下你為他弟子。而今,我出世以後,不復紅塵,心中尚有牽掛,便是叔全。

水鏡山莊開設十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