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1/3)

襄陽,阿頭山。

諸葛亮神態輕鬆,端坐於茅屋中堂客座。

這裡是伊籍的別居,環境秀美而幽靜。他位於襄陽西九里處,毗鄰曲隗,距離隆重,也不過咫尺之遙。

伊籍隨劉表入主荊州之後,便在這裡置辦了產業。

而今,山陽舊部遭受到荊襄世族的排擠,伊籍也懶得在襄陽受那份閒氣,於是便返回阿頭山幽居。仲夏時節,山外酷熱,烈日炎炎。但山中涼風習習,坐在茅屋中堂上,絲毫感受不到那份酷暑難耐。

伊籍,正端坐沉思,不言不語。

“機伯先生想來也清楚,而今荊襄看似平靜,卻暗流激湧。

劉荊州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而蔡瑁蒯越等人掌權,早晚會把荊襄九郡,拱手讓與曹操……劉皇叔對曹朋用兵,也是無奈之舉,只不過求一容身之所。若劉皇叔有難,則荊州再無屏障。到時候曹軍可長驅直入,徐州前車之鑑,不可不防。亮此來,故為玄德公謀,卻亦是為荊襄謀,為機伯先生謀。若玄德公在,荊州門戶緊閉,可以互為依持。而機伯先生亦可趁此機會,重振旗鼓,執掌權柄。此最後機會,若錯過,則荊州之大難,亦不久遠矣……”

伊籍,沉吟不語。

諸葛亮此次找他,就是為遊說他出山,勸說劉表出兵。

但荊州而今,卻在蔡氏手中。劉表久不問政務,要想勸說他出兵,也只有靠伊籍等人出面。

“玄德公此次出兵,太匆忙了。”

良久,伊籍長出一口氣,似下定了決心。

“劉荊州是否能出兵相助,我可盡力勸說。

不過,孔明最好有準備,劉荊州未必能同意……我知景升公亦期盼中興漢室,然則這時局……我倒是有一計,只要劉巨巖能出兵,即便是蔡瑁等人阻撓,景升公也決不可能坐視不理。但要勸說巨巖出兵,卻還要煩孔明走一趟朝陽。讓李文德出面,則劉巨巖必然不會拒絕。”

諸葛亮道:“我亦有此打算,奈何與李文德並無深交。”

“這有何難,孔明既然不辭辛勞奔波,那我就書信一封與你,轉交李文德便是。”

“那機伯先生……”

“我這就返回襄陽,聯絡大公子等人,聯名勸諫。

只要劉巨巖願意出兵,景升公別無選擇。不過劉虎此人,性情暴躁……這樣吧,我再請人往江夏一行,請大公子出面遊說劉虎。再有李文德勸說,劉虎必會有所行動,孔明放心就是。”

“如此,亮多謝機伯先生。”

諸葛亮心裡,鬆了一口氣。

他很清楚,單憑劉備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是曹軍對手。

只有讓荊州出兵相助,才能有更大的把握。

他奉命來荊州求援,卻知道,去襄陽必然無功而返。雖說他老婆是蔡瑁的侄女,但諸葛亮數次拒絕了蔡氏的招攬,和蔡氏的關係,頗為緊張。而且,蔡氏又是堅定的投降派,絕不會答應諸葛亮的請求。欲使劉表下定決心,靠蔡氏肯定不行……那麼,他只有找蔡氏的政敵,或者說是整個荊襄世族集團的政敵,當年隨同劉表一同入荊州的山陽舊部,才可能有希望。

山陽舊部,無非劉琦和伊籍二人。

雖然這兩人目前都不是特別得意,畢竟有一定的根基。

劉琦不用說了!

劉表寵愛劉琮,厭惡劉琦。

這也使得劉琦不得不奮起自救,與荊襄世族抗衡。他是最親近劉備的人,也是一個堅定了主戰派。

雖被遠離權力中樞,但卻握有雄兵,屬於實力派。

而劉琦的身後,除了山陽舊部外,尚有劉氏宗族相護佑。

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