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相互作揖,用了君子相交之禮,將手中茶水,一口給喝完。

待笑了笑後,孔融與羊續便開始了話嘮模式,羊秘與羊衜則是當起了旁聽者。

自然,這孔融與羊續聊的也是關乎國家之事,如洛陽現在之樣,需如何解決之根本。

各州大小賊匪續如何剿之。

各州官員要如何有效的去治理地方,才可時百姓安居樂業。

以及不久前,洛陽慶功宴之事,也是不時的被掛在二人嘴邊.....。

“興祖兄以為幽王殿下此人如何”?孔融看著羊續道。

聞言,羊續便說道:“文舉兄,此幽非彼幽”!

“喔”?疑惑一聲,孔融道:“興祖兄之言,可否一釋”?

點頭,羊續道:“靈帝之時,封其號為幽,可最早為此號者,得追溯於西周時期的第十二任君王周幽王姬宮湦”!

聞言,孔融便皺了皺眉道:“西周最後一為君王,文舉自然知曉,這為討自己妃子歡心,且點烽火戲弄各諸侯,最終死於各諸侯之手的周幽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呢”?

點頭,羊續道:“為其妃子一笑,使其各候不快者,非此王也”!

“而此舉更是為行昏庸之舉,做昏庸之事,不知文舉兄可贊同”?

聞言,孔融道:“我自然贊同,遙想當年周文王之時,西周何其之盛強,勤政愛才、善施仁德,可謂是明君之舉也”!

“與之其後周幽王,可謂天上地下之比”!

聞言,羊續便說道:“不錯,文舉兄,而靈帝加封劉幽王此號,不知是行何舉?行何意”?

撫了撫須,孔融道:“難怪文舉聽說賜封之時,滿朝文武皆是為之色變,原來是此等原因,不過想想只怕是靈帝另有深意,才會如此作為”!

聞言,羊續便道:“周幽王昏庸之舉、昏庸之號,靈帝怕是想將劉幽王與之而同,同時也是為其束縛於洛陽,結果世事無常,劉幽王並非周幽王”。

點點頭,孔融猜想道:“而靈帝為何要將平張角三兄弟有功的劉幽王給關押起來,無非兩種可能,其一為自身帝威不容侵犯,其二,劉幽王之舉讓其有所嫉妒,從而找藉口想要處置”!

“此可能,或許還真有”!羊續點頭道。

“不過以在下之見,劉幽王平賊寇,消蠻幫,此等功績已朝周幽王十之八九矣”!看著羊續,孔融如此道。

聞言,羊續也在此說道:“不過除此之外,像袁將軍、曹將軍、都亭侯等一系年輕之人,也是不小之功,像除其於宦官、勤王於先帝、征討於黃巾、阻其於邊蠻等,都是不小的成就”!

“嗯”。輕嗯一聲,孔融道:“正所謂亂世出英傑,像劉幽王有功德之人,不再其少數,可能超其者,有甚者,又為幾何”?

“哈哈哈”!笑了幾聲,羊續道:“羊某所見與兄而同矣”!

聞言,孔融也是一笑,便舉起茶示意,後者會意,二人一同飲之,隨後又聊起荊州、豫州以及青州之局勢來。

而對於自己父親與孔州牧剛剛之論,羊秘與羊衜也是小聲議論著此事.......。

未完待續。

【人物生平:】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

【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官員、名士、文學家,是孔子的二十世孫。】

【孔融少有大才,本人更是勤奮好學,與平原人陶丘洪、陳留人邊讓齊名。】

【漢獻帝時期,他歷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國相等職,時稱孔北海。】

【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學,舉才,表儒術,頗有治績。】

【後為青州刺史。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