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最近每個月都會收到一兩條號稱法院的簡訊,上面會寫肖逸欠款不還,要強制執行之類。她很驚訝,估計之前她貸款的時候寫了自己做緊急聯絡人。她直接在遮蔽了那些簡訊平臺號碼。

這天她和一個在做家政的前同事聊天,這個同事說她正在招聘,讓她幫介紹人來,最好是會做燈片。林麗推薦了肖逸,這個同事說她前段時間和肖逸聯絡了,她確實沒有在上班,搬到了寶安區。

林麗很詫異,她欠這麼多錢,居然還不上班?但是她早就已經拉黑了肖逸,她也就只是遠遠地觀看。

團隊回到部門之後,發現原來的部門也在不斷地縮減人力,老的團隊沒有新鮮血液進入,也留不住新人。現在留下來的人都是做了十年以上的人,讓部門少了活力。林麗和一個做人力資源的朋友聊起來這個問題。

這個朋友說,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招聘的時候,出現了人年齡斷層了,70後的人沒有招聘進來80後的,80後的沒有招聘進來85後的,85後的沒有招聘進來90後的,就導致了現在老態的團隊。

林麗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她知道現在保險行業業績很難做,銷售思路也從以前的重疾險過渡到儲蓄型保險上,大家都在談老齡化、養老話題。

部門的早會內容十幾年都是同樣的內容,很多業務員早會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看手機,看股票。而陳喜只是讓他們不許看手機,久了,大家也就不想來早會了。有的人就會來打個卡然後就出去,等到下班再來打卡。儘管內勤也想了辦法,時不時抽檢或者點名。

新招聘的人無法理解,這是一份沒有底薪的工作,每天早上還要過來參加早會,不參加就會倒扣考勤費。交通費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隨著很多公司裁員減薪,本來大家只是在新聞裡看到,沒想到身邊很多客戶也開始訴苦,有的還叫苦不迭,一些老客戶交不起保費,只能忍痛退了。

方玲的一個VIp客戶為了支援她上高峰,當時投保了一份儲蓄型保險,三年存,每年存100萬。然而到了第二年續交時,他因為疫情後生意不景氣,變賣了公司資產,已經交不起了。但是如果不交進去,就會影響方玲的續保率和銷售資格管控。

方玲也很無奈,她思來想去還是幫客戶找個方法去解決。她讓客戶從現金價值裡貸出來提前用來交保費,但裡賣弄大概有60萬,還差40萬。

她自己找了個民間借貸給客戶借了20萬,自己借給客戶20萬。就這樣先把保費交上來。過了幾天再把它退了,然後客戶再把借的款還了。這也是無奈之舉。

林麗也遇到幾個客戶吐槽後悔了買了交20或30年的重疾險,前幾年經濟好不覺得有壓力。現在經濟不景氣,叫起來都很費勁。

但是又不能不交,退了更不划算,就是個雞肋。林麗給他們再次講了保險的意義和功能。結合現在的醫療現狀,他們的家庭處在的階段,需要看得更長遠,不只是看著眼前。重疾險不止是用於重疾的治療費的,更是解決家庭遇到風險後的收入損失補償。

這些客戶聽了,覺得有道理,還是繼續交下去。有的就透過改成月交,化小交費壓力。林麗覺得大家都不容易。

他們的業務員家人有的也遇到了裁員減薪。他們團隊裡一個女生的老公,是一家新能源公司的專案經理,他是個學霸。他曾經有84項專利,為公司做出很多貢獻。

然而他們這個上市公司,也扛不住壓力。他們的電池生產出來是提供給新能源汽車的公司的,但是由於新能源汽車銷售遇冷,他們的貨發出去了,錢卻一直沒有收回來。無奈之下,公司開始裁員最佳化。

首當其衝的就是工資較高的中高層,他們整個部門都被最佳化了。幸運的是,這個公司還比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