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客戶的體檢報告有兩份,相隔半年不到。林麗幫她上傳到系統裡。林麗在上傳過程中發現這個客戶的身體狀況還挺多,有好些指標異常。但是又還沒到出重疾的情況。以她的經驗判斷,可能會核保通不過。

次日一早,林麗在瀏覽自己的銷售系統的資訊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客戶被拒保了,而且保費已經退回給客戶了。林麗趕緊告知客戶這個訊息。沒想到這個客戶很不高興。她不滿意他們公司的做法,認為她這麼配合提供了資料,居然還被拒保了。

林麗給她打電話,她微信回覆說自己馬上要出門,早上約了人,沒有空聊。到了上午,她微信回覆林麗說,本來他們家族兄弟姐妹十幾個人都想要投保的,現在這麼一搞,他們都不想投保了。林麗說,像這個客戶的身體狀況,可以轉投另外一款針對亞健康、結節類人群投保的百萬醫療險。那款產品是大機率可以透過稽核的。

但是這個客戶不再回復她了。林麗想,當時自己也可以像一些業務員一樣,為了要成交,而不這麼認真地給她上傳資訊到公司核保。但是她擔心未來這個保單到了要理賠的時候,查出來有既往病史,到時候被拒賠就更麻煩了。

不如還是投保時候如實告知,雖然客戶不能理解 。但林麗問心無愧。這個客戶的姐姐在微信裡也不搭理林麗了。林麗也把客戶的投保情況如實跟介紹人反饋了。那個介紹人是她之前買車的銷售經理。

介紹人說很謝謝林麗。林麗也表示沒有幫到客戶什麼,林麗也和這個介紹人聊了下,才知道這個介紹人現在在他們車行已經在負責二手車專賣店了,估計已經升級做高管了,她說自己已經不賣車很多年。如果之後林麗有朋友需要買車賣車,還是可以介紹過來,她會找專業的銷售跟進。

林麗發現,現在的人健康狀況都很不好,即使很年輕的客戶,都會或多或少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能與食品安全、飲用的水、環境、生活習慣等有關。

林麗發現之前離職的上級主管陳瑜居然把她拉到了一個群。那個群叫什麼“安久”群,好像是個賣東西的群。然後每天在群裡發無數的廣告和產品海報。都是一些日用品。他還和林麗說,他們做這個也類似保險的那種有管理提成的。就是你的下線越多,管理提成越多。銷售商品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林麗身邊認識的朋友有好幾個也在做這種,他們都是會拉人進群裡,每天推送很多產品的海報。林麗把這些群資訊都設定免打擾,以免工作時候跳出來。

這個陳瑜做這個零售的推介群,其實他的上線也是曾經做保險的一個部門經理,那個人因為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後,從保險公司離職了。之後就加入了這個安久,做得還不錯,聽說他一個月收入也超過二十萬。然後就把哥們陳瑜帶進去,包括陳的老婆。

林麗每天微信裡除了要被陳瑜這個群干擾,他還單獨一對一傳送,他老婆也會給林麗傳送海報。林麗又不好意思說。就不看這些資訊。

有次早會,秘書才和林麗說起,她也不勝其擾,就退出去了那個群。但是陳瑜夫妻倆又多次拉她進群。她現在直接把他們夫妻倆拉黑了。其他幾個同事也有這樣地反饋。

這天,林麗去拜訪了一個客戶,是媽媽的朋友,這個阿姨一家也在林麗這裡投保了。她可能是在還人情吧,當年這個阿姨讀高中的時候是在林麗他們家單位的中學讀書,是林麗的母親幫忙找人讓進去讀書的。

而且那時候這個阿姨時不時還會來林麗家吃飯,週末有時候住在林麗家裡。這個阿姨可能為了感謝當年林麗家對她的照顧吧,很爽快就聽了林麗的保險規劃建議,加保了一家人的保單。本來他們家保單在其他業務員那裡就投保有的,每年保費差不多八萬,之後又在林麗這裡加了每年八萬多的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