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退。”

那聲音低沉而嚴肅。

曹操本就對徐庶之言半信半疑,此時聽他如此說,以為他故意擾亂軍心,怒道:

“汝莫要再胡言亂語,吾意已決,定要踏平東吳。”

那怒火如火山噴發。

徐庶也不多辯,退回角落暗自冷笑,那冷笑如寒風刺骨。

果不其然,赤壁一戰曹操大敗而歸,如喪家之犬。

回許昌途中,曹操質問徐庶為何不早說實話,那語氣充滿懊悔。

徐庶仰天大笑道:

“丞相,我既誓言不為你設一謀,今日本不必多言,只是不忍看將士枉死才相勸,你不聽,此乃天意。”

那笑聲如驚雷震空。

曹操懊悔不已,如墜深淵,卻也無法責怪徐庶,只能長嘆一聲,帶著殘軍返回許昌,那嘆息如秋風蕭瑟。

曹操雖惱徐庶不肯為己所用,但念及其才,卻也不捨得殺這大才之人,仍留他在軍中,那不捨如壯士斷腕。

一日,曹操又召徐庶前來,屏退左右後嘆道:

“元直,吾知汝恨我,然吾亦是求賢若渴。”

那嘆息聲如泣如訴。

徐庶冷哼一聲並不答話,那冷哼如冰刀霜劍。

曹操接著說道:

“吾欲再給汝一次機會,如今荊州劉表闇弱,吾欲取之,君可有良謀?”

那語氣帶著幾分期待。

徐庶心中一動,心想若能借此機會暗中相助劉備,也算報些舊恩。

於是便開口道:“丞相可先派人散佈流言,言荊州蔡氏一族欲降曹,使劉表父子生疑,內部先亂起來。”

那話語平靜而暗藏玄機。

曹操大喜,忙依計行事,那動作急切而匆忙。

果不其然,荊州城內人心惶惶,如蟻穴崩潰。

但曹操不知其中暗藏玄機,如盲人瞎馬,當他率軍兵臨城下之時,卻發現劉備早已做好防備,且聯合東吳共抗曹操,那局面如銅牆鐵壁。

曹操方知又被徐庶算計,怒髮衝冠,大怒之下要斬徐庶,那殺意如狂風巨浪。

此時荀彧進諫道:“徐庶之才,殺之可惜,不如囚禁,日後或可為丞相所用。”

那進諫聲急切而誠懇。

曹操沉思良久,如困獸猶鬥,終是聽從了荀彧之言,將徐庶囚禁起來,那囚禁之所陰森寒冷。

徐庶雖身陷囹圄,卻暗自慶幸又助了劉備一回,那慶幸如暗夜明燈。

一日,曹操大軍對陣東吳。

孫權帳下魯肅前來探營,小心翼翼。

竟意外發現徐庶身影,大驚失色。

魯肅回去稟報周瑜,周瑜心生一計,那計謀巧妙而精密。

周瑜修書一封,暗中送至徐庶手中,那書信如救命稻草。

信中言明願助徐庶逃離曹營,前往蜀地再投劉備,以全忠義。

徐庶心動,如久旱逢甘霖,按信中計劃行事,那行動如狸貓夜行。

恰逢曹操令徐庶押運糧草,徐庶故意引開護衛,那手段如金蟬脫殼。

就在即將脫身之際,卻被曹操親信發覺異常,那變故如晴天霹靂。

曹操親率人馬趕來,怒視徐庶道:“吾待汝不薄,汝竟欲叛我?”

那怒目如火炬燃燒。

徐庶冷然相對:“君以詐術挾我至此,吾豈真心事君。”

那話語如冰雪嚴寒。

曹操拔劍欲殺徐庶,那劍光如閃電劃過。

此時空中忽現異象,一道亮光閃過,眾人皆驚,如木雕泥塑。

待光亮消失,徐庶已然不見蹤跡,只聞天際傳來徐庶之聲:

“吾寧死不受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