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源遠流長李典(第3/5頁)
章節報錯
著物資來到乘氏,正遇李乾在此安撫民眾。
兩人相見恨晚,一番交談之下,蘇然發現李乾對李進之事知之甚詳。
原來當年李進雖保得乘氏一時安寧,但也因此得罪不少勢力。
現今仍有暗流湧動,企圖再次擾亂乘氏。
蘇然決定助李乾一臂之力,他憑藉自身威望招募訓練民兵。
不久,一股流寇來襲,蘇然與李乾率領軍民齊心抵抗。
戰鬥中,蘇然巧用李典兵法中的陣法,配合乘氏地勢,大敗流寇。
經此一役,乘氏人心漸穩,百姓們對蘇然和李乾感恩戴德。
蘇然也在乘氏留了下來,繼續運用所學,使乘氏逐漸恢復往日生機。
李乾遇害的訊息傳來,乘氏縣民眾悲憤交加。
蘇然發誓要為李乾報仇雪恨。
他深知薛蘭和李封不過是呂布帳下之人,真正的幕後黑手乃是呂布。
蘇然整頓乘氏縣的兵力,一邊派人向曹操求援,一邊親自率軍向鉅野縣進發。
行軍途中,蘇然設下疑兵之計,讓敵方探子誤傳軍情,以為蘇然軍人數眾多。
待接近鉅野縣時,曹操派來的援軍也已趕到。
蘇然與曹軍會合,商議戰術。
他們趁著夜色悄悄包圍了鉅野縣城。
第二日清晨,蘇然率領先鋒部隊衝入城中,城內守軍大亂。
薛蘭、李封匆忙應戰,怎奈蘇然懷著滿腔怒火,又有曹軍相助,二人很快不敵。
蘇然親手斬殺薛蘭、李封,懸首於城牆上。
之後,蘇然繼續留在乘氏縣,守護這片土地。
而曹操有感於蘇然的忠義勇敢,任命他為乘氏縣令,並給予更多資源支援乘氏的發展。
乘氏在蘇然的治理下日益繁榮,成為亂世之中一方樂土。
數年後,天下局勢愈發分明,曹操的勢力不斷擴張。
蘇然將乘氏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僅農業興旺,而且軍事力量也不容小覷。
一日,曹操下令召集各地守令商討進一步統一大業之事。
蘇然前往曹營。
營帳內,謀士武將雲集。
曹操提出欲先取荊州之地,眾將各抒己見。
蘇然站出,分析利弊,認為荊州雖富庶但水網交錯,不可貿然強攻,應先用計離間其內部勢力。
曹操聽後大為讚賞,便命蘇然參與此次作戰計劃。
蘇然領命後,暗中派遣細作潛入荊州散佈謠言,挑起劉表與其手下將領間的矛盾。
同時,蘇然又建議曹操佯裝進攻南陽,吸引敵軍主力。
果不其然,荊州軍隊中計,內部紛爭不斷且防禦部署錯亂。
曹操大軍趁勢而入,一舉拿下荊州多座城池。
經此一戰,蘇然之名更盛,曹操愈加看重蘇然,賞賜諸多財寶與土地。
蘇然卻只請求曹操能持續支援乘氏發展,而後帶著榮耀迴歸乘氏,繼續書寫他的治世傳奇。
蘇然回乘氏不久,就聽聞曹操與袁紹之間矛盾激化,終於爆發了衣帶詔事件。
袁紹以正義之名起兵討伐曹操,曹操自是不甘示弱,雙方正式宣戰。
曹操開始重新佈局自己的勢力範圍,他不再認可由袁紹所任命的袁譚擔任青州刺史之職,而是果斷任命李整為青州刺史。
這一舉動無疑是向袁紹公然挑釁。
蘇然深知戰爭一起,乘氏必然受到波及。
他一邊加緊陳氏的防禦工事建設,一邊訓練士兵。
他知道曹操一旦戰敗,乘氏的安穩日子也就到頭了。
此時,袁紹兵強馬壯,麾下顏良、文丑等大將威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