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的人佔大多數,否則這個社會就不會向前發展了,絕大多數的客戶都和周帆保持了良好的友誼,並且經常會互相探訪。周帆說,吃虧是福,讓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聰明去。他非常看重人際關係,他經常告誡員工,一個人的成功,良好的人際關係佔了85%以上的指標。沒有好的人脈關係,即使成功,也是偶然的。周帆認為,社會上98%的人是好人,只有那麼2%的人是壞人,如果讓你遇上這2%的人,也就自認倒黴,也不要去計較,一笑置之。

至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周帆顧問機構為何將公司理念定為“做一個專案,樹一個榜樣,交一批朋友”了,更容易理解直接將“交一批朋友”寫入企業文化的深層含意和高深境界了。

周帆說,一個有責任感的策劃機構,會將客戶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更高,他對策劃人的要求是,可以犯錯誤,但不能丟失責任感、不能損害客戶利益。權衡一個策劃機構是否具有高度責任感,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把握:

●產品利潤與投資風險:策劃機構不能僅僅考慮為客戶創造產品利潤,而要從投資風險的角度對專案進行論證,是否可行,有哪些風險,如何規避這些風險,要重視專案(城市、企業)的社會職能。

●一城一池的得失與長期穩定發展:不能僅僅滿足於一城一池的得與失,也就是不能只滿足於做好一個專案,而要將目光關注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從基業長青的高度去審視把握專案的運作。

●賣點與競爭力:不能將策劃視角僅僅投向專案的賣點,而要著眼於專案的競爭力構建與傳播,僅有賣點而缺乏競爭力的專案,是不可能立於市場潮頭的。

●側重現在與著眼未來:不能只顧現在,而忽視將來。要將現在的進行與將來的的發展相結合。

●單純適應滿足市場與雙向溝通雙向互動策劃:不是單向適應滿足市場的需求,而要進行雙向互動交流,優秀的策劃是引導市場而不是滿足市場,滿足市場是中級策劃,引導市場才是高階策劃。

如果做策劃能站到投資風險、長期穩定發展、競爭力建構、著眼未來、引導市場需求而不是隻追求產品利潤、單個專案的成功以及單一的賣點,只看到眼前和單純地適應滿足市場需求,那麼社會效益和新聞效益自然而然就會浮出水面。

周帆經常強調,優秀的策劃人,應該強調企業(專案)行為的系統性、整體性、預測性和競爭性,要求企業(專案)以經營戰略為中心設計未來、配置資源、組織業務。周帆同時表示:戰略重組會使利潤下降20%——30%。由此可見戰略的影響很大。

與此相反的是,中國的策劃人或者策劃機構,大都是從戰術層面入手,我拜讀過許多策劃機構撰寫的方案,包括在國內很有名氣的策劃機構,基本上都存在這個問題,微觀性太強,戰略性不夠。中國的銷售代理公司、廣告公司、策劃公司基本上都缺乏戰略大局的掌握能力。這是非常致命的,也是中國策劃機構之所以做不大的關鍵性原因。

十、賣捺菜的唏唏聲(1)

★掉了一元錢與用一元錢買東西體現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一個人,如果平時他自己不小心掉了一塊錢,他會毫不在乎,就一塊錢嘛,算什麼,一點也不會心疼。但是當他拿著一塊錢去買了一包食鹽回來,到家開啟食鹽一看,發現食鹽是劣質食鹽,這時他就會氣不打一處來,大罵商家的無良。

★在確立產品賣點時,一定要以消費者的意願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提供商個人的意願為標準。周帆有個形象的比喻:魚餌必須是魚想吃的,而不是你想吃的。

★賣產品是主要目的,但不能直接賣產品本身,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