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表都沒上,直接就開打了。謝琰和劉牢之那是越打越猛,戰無不勝啊。

這裡得提一下劉裕,這傢伙,小時候家裡窮,靠賣鞋為生,還喜歡賭博,被鄉親們看不起。但人家有勇有謀,劉牢之打孫恩的時候,就把他拉來當參軍,讓他帶幾十個人去偵察敵情。結果,劉裕遇上了幾千人,二話不說就開打,身邊的人全死了,他自己也掉到了岸下。敵人圍上來想抓他,劉裕一咬牙,揮起長刀就砍,一連殺了幾個,這才爬上岸。他大喊一聲,追著敵人跑,敵人那是嚇得屁滾尿流,劉裕殺了不少人。

劉敬宣一看劉裕好久沒回來,就帶著兵去找他。一看,劉裕一個人追著幾千人跑,大家都驚呆了。他們一起衝上去,把敵人打了個落花流水,殺了上千人。孫恩一看形勢不妙,帶著兩千多男女逃回了海島。

朝廷一看謝琰挺能打,就讓他當會稽太守。可這傢伙,當了太守就不管武備了。孫恩一看機會又來了,又攻打會稽,謝琰被打敗,死了。孫恩又轉攻臨海,朝廷那是大驚失色,派兵去打,結果沒打贏。這時候,劉裕出場了,他當上了下邳太守,去鬱州打孫恩,打了個大敗仗。孫恩又攻臨海,被太守景辛給打敗了。孫恩帶著搶來的三吳男女逃跑,結果死的差不多了,他自己也跳海自殺了。他的小弟們也跟著跳海,被稱為水仙。剩下幾千人,推舉孫恩的妹夫盧循當頭兒。

盧循這傢伙,長得帥氣,還有才藝,但心裡頭不安分。桓玄想安撫東邊,就讓盧循當永嘉太守。盧循雖然答應了,但搶劫殺人的事兒沒少幹。桓玄讓他哥哥桓偉當江州刺史,鎮守夏口,還派了司馬刁暢去襄陽,讓皇甫敷、馮該守隘口,訓練士兵,等著朝廷出亂子。他還老派人給朝廷送祥瑞,給會稽王道子寫信,說王恭的事兒,元顯嚇得不行。

張法順給元顯出主意,說桓玄剛得荊州,人心不穩,讓劉牢之當前鋒,大軍跟上,就能打敗桓玄。元顯覺得有理。這時候,武昌太守庾楷來找元顯,說願意當內應。元顯大喜,派張法順去京口找劉牢之,劉牢之覺得難辦。張法順回來跟元顯說,劉牢之可能要反,不如殺了他。元顯不聽,大治水軍,讓劉牢之當前鋒,譙王尚之當後部,去討伐桓玄。

桓玄一聽,大驚失色,也起兵反了。桓玄的兵到了姑熟,劉牢之又反了桓玄,元顯的軍隊潰散。桓玄進了建康,自己當了太尉,掌握了大權,殺了元顯、譙王尚之等人,還讓劉牢之當會稽內史。劉牢之一看,這是奪我的兵權啊,災禍要來了。他召集手下商量,想佔據江北討伐桓玄。參軍劉襲說:“最不可行的事就是反叛。將軍你反過王恭,反過司馬元顯,現在又反桓玄,一人三反,怎麼立足?”說完就走了,手下也都跑了。劉牢之害怕,帶著手下往北跑,到了新州,上吊自殺了。道子他們也都死了。

桓玄剛上臺那會兒,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踢掉了那些奸臣,提拔了不少賢能之士,京城的百姓們都樂開了花,以為這下子能過上幾天安穩日子了。可沒過多久,桓玄就原形畢露,奢華無度,政令朝令夕改,拉幫結派,把朝廷那是欺負得夠嗆。皇帝連飯都吃不飽,衣服都穿不暖,老百姓們那是大失所望啊。

桓玄這傢伙,自己當上了相國,還封了十郡的地盤當楚王,加了九錫的殊榮,沒多久,他就把皇帝給踹下臺,自己當上了皇帝,國號楚,把原來的皇帝貶成了平固王,趕到潯陽去了。桓玄剛坐上龍椅,那御床就塌了,把底下的大臣們都嚇了一跳。劉裕跟著桓修去朝見桓玄,桓玄的皇后劉氏那可是個聰明人,她跟桓玄說:“你看劉裕,走路帶風,眼神兒都不一樣,將來恐怕不會久居人下,不如早點把他給解決了。”

桓玄卻說:“我現在正忙著平定中原呢,除了劉裕,沒人能幫我。等中原穩定了,咱們再商量這事兒。”劉裕跟何無忌坐一條船回京口,倆人那是密謀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