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北宋外受危機(第1/4頁)
章節報錯
此段歷史發生在公元 1121 年至 1126 年,主要講述北宋末年,在內亂不斷的同時,面臨著金國的致命威脅。
這個時期,世界歷史上,1122年,沃爾姆斯宗教協定訂立,關於主教敘任權之爭,至此終止。
有詞道: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上回講了北宋末期,內亂不斷,這回開始說說這給北宋滅頂之災的外患金國。
話說當初啊,徽宗皇帝派了個太監叫童貫,去管洮西那塊的軍隊。這童貫還真有兩把刷子,收復了湟州和洮州,然後呢,這傢伙的權勢可就大了去了,壞心眼也越來越多。在西邊得意夠了,他就琢磨著,嘿,遼國咱也能搞一搞!於是啊,打遼國的主意就從這兒開始了。
那時候,遼國的一個附屬國,女真,有個頭兒叫完顏阿骨打,他反了遼國,幾回合下來,把遼軍打得落花流水,自己還稱帝了,國號金。咱皇上一看,行,這是個盟友啊,就派了個武義大夫馬政,漂洋過海去跟金國人接頭,商量著一塊兒打遼國,還提前預訂了燕雲十六州那塊地兒。馬政回來跟皇上說:“金國人說了,要是咱倆一塊兒打下來的地兒,那就是咱宋朝的;要是他們自己打的,那就另說了。”皇上一聽,行,再派馬政去一趟,跟金國人死磕,非要把燕雲十六州要到手不可,還商量好了啥時候動手,答應給歲幣。
結果呢,金國人有個叫粘沒喝(原名叫完顏宗翰)的,突襲了遼國皇上的行宮,遼國皇上嚇得跑到夾山去了。咱宋朝一看機會來了,派童貫帶了十五萬大軍去幫金國人打遼國。結果呢,在白溝那兒,童貫被遼軍給打得屁滾尿流,皇上只好下旨撤軍。遼國派了個使者來,那話說得可客氣了:“女真反遼,你們宋朝不是也挺煩他們的嘛。現在為了點眼前的小利,就忘了咱倆上百年的交情,跟虎狼之國結盟,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嘛!救鄰國於水火,這可是古今通行的道理,您可得好好想想啊!”童貫一聽,啞口無言。
還有個朝散郎宋昭,上書直諫,說遼國不能打,金國不能結盟,還請求殺了王黼、童貫、趙良嗣這些傢伙。他說:“兩國盟約,誰要是違背了,那可是要株連九族的,皇上您可得琢磨琢磨!”結果呢,皇上不但不聽,還把宋昭給貶了,發配到海州去了。
再說高麗國,國王俁病了,跑到宋朝來求醫。後來這國王死了,兒子楷繼位,派醫生回去的時候,順帶給宋朝帶了個話,說遼國是兄弟之國,不能打,留著他們還能當個邊境的屏障呢。可咱皇上沒聽。後來遼國皇上死了,蕭太后掌權,童貫又帶著大軍去打遼國,遼國的涿州留守郭藥師一看,行,投降吧,帶著城就歸順宋朝了。這時候,金國人打下了遼國的燕京,蕭太后跑了,宰相左企弓這些人一看,也行,投降吧,就歸順金國了。
一開始啊,宋朝跟金國商量好了,只要石敬瑭那會兒送給契丹的地兒。可後來呢,趙良嗣又跑金國去,還想要劉仁恭送給契丹的營、平、灤三州。金國人一聽,不幹!左企弓還寫了首詩給金國人:“君王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這金國人一看,行,咱們得再要點東西。趙良嗣回來跟皇上彙報,王黼一聽,行,得趕緊搞定這事兒,就又派趙良嗣去金國,除了每年的歲幣四十萬,還多給了一百萬緡的燕京代稅錢。金國人一聽,樂壞了,就派了銀術可這些人帶著盟書來,說要把燕京和涿、易、檀、順、景、薊六州的地盤給宋朝,但山後那些州和西北那塊兒,就別想了。皇上呢,也就勉為其難地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