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唐盛極而衰(第1/4頁)
章節報錯
有詩道: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這是白居易大名鼎鼎的《長恨歌》,寫盡了唐玄宗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以及對時局的感嘆,話說否極泰來,這盛世的繁華也是迷津人眼,到頭來萬事皆空,徒留遺恨。
話說唐中宗李顯被毒死後,太平公主和上官昭容這兩位女中豪傑,合計著寫了一份遺囑,打算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讓皇后暫時代理朝政。這太子一即位,嘿,才十六歲的小毛孩呢!可韋皇后心裡頭啊,那是極度不待見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相王有個兒子,名叫隆基,就是後來的唐玄宗,那可是個能耐人兒,私下裡聚集了一批勇士,憋著勁兒想要恢復李唐的江山。
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挑選了一批勇猛之士,穿著虎皮大衣,騎著豹子皮馬鞍,號稱“百騎”。到了武則天那會兒,人數加到了一千,隸屬於左右羽林軍。到了中宗李顯,乾脆叫“萬騎”,還特地派了使臣來管。李隆基呢,跟這些豪傑們那是打得火熱,關係鐵得很。
李隆基、太平公主,還有公主的兒子薛崇諫、苑總監鍾紹京、前朝邑尉劉幽求等人,一合計,決定要除掉韋皇后。巧了,那時候有個使臣叫韋播高嵩,對萬騎那是又打又罵,萬騎的哥們兒們都恨得牙癢癢。果毅將軍葛福順等人找到李隆基訴苦,李隆基趁機攛掇他們一起幹大事,大家一聽,那叫一個激動,紛紛表示願意效勞。
有人跟李隆基說,這事兒得跟相王說一聲。隆基擺擺手:“咱們這是為了國家,成了,功勞歸相王;不成,咱們自己認栽,不能連累他。再說了,萬一他不答應,咱的計劃不就泡湯了嗎?”於是,隆基和劉幽求換了便裝,悄悄溜進宮裡,跟鍾紹京碰了頭。
那天晚上,天上星星跟下雨似的,劉幽求一拍大腿:“看這天象,時機到了,咱得趕緊動手!”葛福順二話不說,直接衝進羽林軍營,砍了幾個韋家的將領,高聲宣佈:“韋后毒死了先帝,還想禍亂朝綱,今晚咱們就要除掉她,立相王為帝,安定天下。誰要是敢幫韋家,滅他三族!”羽林軍一聽,都樂意得很。
李隆基帶著兵馬衝進玄武門,其他衛兵也跟著響應。一番血戰,韋皇后、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昭容等人全都被咔嚓了。劉幽求急了:“大夥兒都說好了今晚立相王,怎麼還不動手?”隆基卻攔住了他。等到天亮,宮裡宮外都平定了。隆基這才出來見相王,磕頭請罪,說沒提前告訴他。相王笑了笑:“江山社稷沒丟,都是你的功勞。”
接著,相王李旦即位,就是睿宗。他把重茂又貶回了溫王。睿宗想立太子,宋王成器是嫡長子,但隆基功勞大,他拿不定主意。成器挺懂事,說:“國家安穩的時候,自然該立嫡長子;國家危難的時候,就得立有功的。我死也不敢排在隆基前面。”睿宗一聽,就這麼定了,立李隆基為太子。
李隆基當了太子後,姚元之當了兵部尚書,宋璟當了吏部尚書,這倆人齊心協力,改掉了中宗時期的壞毛病。提拔忠良,罷免壞蛋,賞罰分明,朝廷風氣那是煥然一新。大家夥兒都說,這有貞觀之治的遺風啊!
太平公主呢,是武則天妹妹的女兒,聰明伶俐,心眼兒多,武則天覺得她跟自己挺像,特別疼愛她。當年殺二張兄弟,公主也出了不少力。這回又跟隆基一起除掉韋氏,立下大功,地位那是越來越高。皇上跟她商量政事,宰相的任免,她一句話就能定。她推薦的人,升的官兒那叫一個快,多得數不清。她的權力比皇上還大,家裡門檻都快被踩斷了。
可公主心裡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