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於是,他聯合右軍都將董彥弼、周承誨,把劉季述他們給殺了,迎昭宗復位。

昭宗說:“李裕還小,這事兒不怪他。”就把他貶為德王。昭宗賜給孫德昭他們姓李,還讓他們當了大官,留在身邊保護。賞賜的金銀財寶多得數不清,當時人們都稱他們為“三使相”。

這時候,昭宗把軍國大事都交給了崔胤,宦官們對他恨得牙癢癢。崔胤想除掉所有的宦官,昭宗就問問韓偓的意見。韓偓說:“不如挑幾個最壞的殺了,挑些好的留著用,做得好就賞,做得不好就罰,這樣大家就都安心了。”昭宗覺得有理。

可崔胤還是堅持要殺光宦官。宦官們得知崔胤的密謀後,日夜商量怎麼除掉他。崔胤一看形勢不妙,趕緊給朱全忠寫信,說是皇上密詔,讓他帶兵來迎駕。朱全忠一看信,立馬起兵從大梁出發,上表請求昭宗去東都。

京城裡一聽朱全忠來了,都嚇得要命。宦官韓全誨等人帶著兵馬在殿前擺開陣勢,硬是把昭宗劫持到了鳳翔。昭宗不答應,拔出劍來登上乞巧樓。韓全誨等人逼昭宗下樓,昭宗沒辦法,只好帶著皇后、妃子、皇子等一百多口人,騎著馬哭著走了。韓全誨他們一把火燒了宮城,昭宗就去了鳳翔,朱全忠的軍隊則駐紮在河中。

崔胤跑到河中,哭著求朱全忠出兵。朱全忠一看,行,帶著五萬大軍就進攻鳳翔。李茂貞幾次出兵都被打敗,糧食也快吃完了。昭宗沒辦法,只好把御衣和小皇子的衣服拿到市場上賣,換點錢用。

最後,昭宗把李茂貞等人叫來,商量跟朱全忠和解。李茂貞一個人去見昭宗,請求殺掉韓全誨等人,跟朱全忠和解,護送昭宗回京。

昭宗一聽李茂貞願意跟朱全忠和解,高興得不得了,立馬把韓全誨給抓起來殺了,還順帶著把七十多個宦官也給咔嚓了。昭宗回到長安,又把崔胤提拔為同平章事。崔胤可不含糊,又上奏說宦官掌兵干政,不除根兒的話,禍患無窮。他請求昭宗把宮裡的宦官和內外的監軍都給撤了,昭宗也答應了。

這一天,朱全忠帶著兵馬,把第五可範以下的幾百個宦官都趕到侍省,咔嚓咔嚓全給殺了,那慘叫聲,整個皇宮都聽得清清楚楚。他還派使者到各地去,把各道的監軍也都給殺了,只留下三十個穿黃衣服的、年紀小身子弱的宦官,讓他們打掃衛生。

朱全忠帶著兵馬駐紮在河中,殺了崔胤、鄭元規這些人,然後派個牙將捧著表章,說邠岐的李茂貞的兵馬逼近京城了,請昭宗遷都洛陽。昭宗說皇后剛生了孩子,不能走,想等滿月了再走,朱全忠可不答應。

那時候昭宗正在喜樓上喝酒呢,一下樓,裴樞就催著百官往東走,趕著士民也走,一路上都是哭聲喊聲,大家罵道:“都是那個賊臣崔胤,把朱溫給招來,把我們的國家給毀了,讓我們流離失所!”

昭宗就這麼離開了長安,到了華州,老百姓都夾道歡呼萬歲。昭宗卻哭著說:“別叫我萬歲,我不再是你們的皇帝了。”他住在興德宮,對侍臣說:“有句俗話說得好,‘紇幹山頭凍死雀,何不飛去樂處生’。我現在漂泊無依,不知道最後會落到哪裡。”說著眼淚就下來了,侍臣們都不敢抬頭看。

昭宗派人拿著絹詔去向王建、楊行密、李克用等人求救,讓他們聯合藩鎮,恢復唐朝。他說:“我要是到了洛陽,就被朱全忠給關起來了,詔書敕令都是他出的,我再也不能跟你們聯絡了。”

朱全忠在新安迎接昭宗,還殺了昭宗身邊的一些侍從和宮女。

崔胤死了以後,六軍都散了,只剩下二百多個宮裡的小孩跟著昭宗往東走,朱全忠把這些小孩都給殺了。他又選了二百多個年紀差不多的小孩,穿上他們的衣服,頂替他們的名字。昭宗開始還沒發現,過了幾天才覺得不對勁。從此以後,昭宗身邊使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