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風起安史之亂(第3/4頁)
章節報錯
:“楊國忠謀反,貴妃就不應該再陪在皇上身邊了,希望皇上忍痛割愛,依法處置。”皇上說:“貴妃在深宮裡,哪知道楊國忠謀反的事?”高力士又說:“貴妃確實沒罪,但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貴妃還在皇上身邊,將士們怎麼能安心呢?皇上您得好好想想,將士們安心了,您才能安心啊。”
皇上沒辦法,只好讓人把貴妃帶到佛堂,用白綾給勒死了,貴妃當時才三十八歲啊。把貴妃的屍體抬到驛站,陳玄禮等人看了,這才開始整頓隊伍,準備出發。
楊國忠的老婆和孩子,還有虢國夫人他們,跑到陳倉,結果被縣令薛景仙給抓了,全給殺了。
皇上準備從馬嵬驛出發,結果朝臣裡就剩韋見素一個人了,老百姓都攔住路,不讓皇上走。皇上沒辦法,只能拉著韁繩,跟老百姓聊了半天,最後讓太子去安慰老百姓。老百姓說:“皇上您要是不肯留,我們就帶著子弟跟著太子去東邊打賊,奪回長安。要是您和太子都跑了,中原的老百姓誰來管呢?”一會兒就聚了好幾千人。
太子不同意,說:“皇上冒著危險走,我怎麼能離開呢?”說著就要往西走。建寧王和李輔國拉住他說:“現在胡人打進來了,天下都亂了,不靠人心,怎麼能復興呢?您現在跟著皇上走,中原之地就拱手送給賊人了。不如收攏西北的守邊軍隊,再召郭子儀、李光弼他們從河北來,一起討賊,奪回兩京,再迎接皇上回來,這才是大孝啊。何必在這時候還想著溫情,兒女情長呢?”
廣平王也勸太子留下。老百姓都圍著太子,馬都走不動了。皇上等了好久,太子都沒回來,派人去看,回來一說,皇上嘆了口氣說:“這是天意啊。”然後就讓分了兩千後軍和飛龍廄的馬給太子,還說要把皇位傳給太子,太子沒接受。
太子留下了,但不知道去哪兒。建寧王倓說去平涼,太子就同意了。他們晝夜不停地趕路,一天跑了三百里,到平涼後,募了五百多人,軍勢稍微振作了點。
安祿山沒想到皇上會突然往西跑,就派使者讓崔乾佑停兵,在潼關留了十天。然後才派孫孝哲帶兵進長安,這時候賊勢更大了,但他們沒什麼遠見,整天喝酒玩樂,就想著女色財寶,再也沒想過往西追。所以皇上才能安心地跑進蜀地。太子往北走,也沒人來追。
太子到了靈武,裴冕、杜鴻漸等人就給太子寫信,請他尊從馬嵬驛的決定,即皇帝位,號令四方。太子一開始不同意,但他們寫了五次信,堅持要太子這麼做,太子才答應了。
那天,肅宗就在靈武即位了,尊玄宗為上皇天帝,又把年號改成了“至德”。
肅宗當太子的時候,跟李泌是好朋友,李泌後來隱居在潁陽。皇上派人去找他,他到了靈武,皇上高興得不得了,什麼事都問他,他說什麼皇上都聽。
上皇到了成都,身邊的官員和軍隊,加起來才一千三百人。郭子儀等人帶著五萬軍隊,從河北趕到靈武。靈武的軍威這才振作起來,人們又看到了復興的希望。
靈武的使者到蜀地去,上皇高興地說:“我兒子順應天意人心,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然後就下命令,說從現在開始,改制敕為誥,表疏稱太上皇,四海軍國重事,都要先問皇帝的意見,然後再奏報給他知道。還派韋見素、房王官、崔渙去靈武傳位,他已經在位了四十四年。
當年上皇每次大擺宴席,那場面,嘖嘖,真是熱鬧非凡。先是太常寺的雅樂響起,接著是鼓吹樂,宮女們穿著霓裳羽衣跳起舞來。還有散樂雜戲,一百匹舞馬,嘴裡叼著酒杯給皇上祝壽,連犀牛大象都被牽進場來,又是拜又是舞的。安祿山見了,那叫一個喜歡。後來,他下令把這些都搜捕起來,送到洛陽。他在凝碧池宴請群臣,音樂響起,大象卻怒目圓睜,一動不動。安祿山一生氣,把這些大象全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