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位給了厲公州蒲,可這厲公也是個倒黴蛋,被欒書和中行偃給殺了。這倆人殺了厲公之後,又從京城把襄公的曾孫悼公周給接了回來,立為國君。這悼公啊,雖然才十四歲,但那可是個聰明絕頂的主兒,他用了魏絳等人,救災減稅,節約開支,還時不時地用用百姓,愣是把晉國的霸業又給興起來了。他帶著大軍出去轉了三次,那楚國都不敢跟他爭鋒。

悼公之後啊,傳位給了平公彪、昭公夷。這時候啊,六卿的權力是越來越大,晉侯的權力是越來越小,根本管不住他們。再往下傳,就是頃公去疾、定公午、出公鑿了。這時候啊,智瑤聯合韓、魏、趙三家,把範氏和中行氏給滅了,分了他們的地。出公一看這架勢,趕緊找齊、魯兩國幫忙,想討伐四卿,結果四卿反過頭來把出公給打了。出公沒辦法,只能跑到齊國去,半道上就死了。智伯呢,就立了昭公的曾孫驕為國君,這就是哀公,智伯自己呢,就掌握了大權。

智伯死了之後,智襄子接了班,開始向韓、魏兩家要地,這兩家都給了。他又向趙家要地,趙襄子可不幹了。於是啊,智襄子就帶著韓康子、魏桓子去攻打趙家。這趙家啊,早年間趙簡子讓尹鐸去治理晉陽,尹鐸就問趙簡子:“您是想要我搜刮民脂民膏呢,還是想要我保障百姓的安全呢?”趙簡子說:“當然是保障百姓的安全了!”於是尹鐸就減少了賦稅,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到了這時候,趙襄子想起了尹鐸的話,就跑到晉陽去了。智襄子一看趙襄子跑了,就帶著大軍去圍攻晉陽,水都淹到城牆根兒了,城裡頭連做飯的灶臺都泡水裡了,青蛙都蹦出來了,可百姓們愣是沒有背叛趙襄子的意思。

趙襄子一看這架勢,趕緊派張孟談出去找韓、魏兩家商量對策。張孟談跟韓、魏兩家說:“你們知道嗎?唇亡齒寒啊!現在智襄子帶著你們兩家來打我們趙家,要是我們趙家亡了,你們兩家也跑不了!”韓、魏兩家一聽這話,覺得有理,就偷偷地跟張孟談定了盟約。到了晚上,趙家派人把守堤的官吏給殺了,反過來用水去淹智襄子的大軍。韓、魏兩家一看時機到了,就帶著大軍從兩邊殺了出來,把智襄子的大軍打了個落花流水,智襄子全家都被殺了,他們的地也被三家給分了。

這時候啊,周威烈王一看這架勢,就封晉國的三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這就是戰國七雄中的魏、趙、韓三家。晉哀公之後啊,傳位給了幽公柳,可這幽公也是個倒黴蛋,被自己的夫人秦嬴給殺了。後來魏文侯立了烈公止為君,再往下傳就是孝公頎、靖公俱酒了。到了周安王二十五年甲辰這天啊,魏、趙、韓三家一起把靖公給廢了,自己分了晉國的地,晉國就這麼亡了。從晉國的開國君主到亡國之君啊,一共經歷了四十個君主,存在了七百二十二年。

晉國這一分啊,就成了三個國家:魏國、趙國、韓國。這魏國啊,是周文王庶子畢公高的後代。魏家從魏斯開始被封為諸侯啊,一直傳到魏惠王瑩稱王的時候啊,那就是孟子書裡寫的梁惠王了。再往下傳啊,就是襄王、昭王、安厘王、景閔王了,到了魏王假這一代啊,就被秦始皇給滅了。這魏國啊,一共存在了八世,一百七十七年。

這趙國啊,跟秦國是同祖的,都是蜚廉的後代。趙家從趙籍開始被封為諸侯啊,那就是趙烈侯了。再往下傳啊,就是武侯、敬侯、成侯、肅侯了,到了趙武靈王雍這一代啊,就稱王了。再往下傳啊,就是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了,到了幽穆王遷這一代啊,就被秦始皇給滅了。不過啊,趙遷的哥哥嘉在代地自立為王了,號稱代王。可這代王啊,也只存在了六年就被秦始皇給滅了。這趙國啊,一共存在了十一世,一百八十二年。

這韓國啊,跟晉國是同祖的,都是曲沃伯桓叔的後代。韓家從韓虔開始被封為諸侯啊,那就是韓景侯了。再往下傳啊,就是烈侯、文侯、哀侯、懿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