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這傢伙不簡單啊,憑著這仁義和弓箭,地上來朝拜他的國家足有36個!”

結果穆王在西邊巡邏的時候玩得正高興呢,突然聽說徐子居然開始稱王了!這還得了,趕緊回去平亂。穆王一看,這事得快,趕緊讓造父駕著“八駿馬”往回跑。造父那技術一絕,腳踩油門一路狂飆,很快就殺回來了。穆王也不含糊,直接派楚國人打徐子。可這徐子還挺有意思,他也不想跟人打仗,覺得戰爭傷人傷財,心軟得不行,就跑到彭城去了,身後跟了一大堆老百姓,估計都是他的“粉絲”。

臨死之前,徐子深情款款地說:“唉,我這人就是仁義當家,武備不行,才搞到今天這個地步啊。”這真是一個“仁義走天下,打不過我就跑”的人設。

穆王呢,看完這場鬧劇之後,也沒閒著。他覺得造父有功,直接封了個“趙城”,從此造父的後人就成了趙氏一族。為了保證治國之道,他還讓呂侯弄了個“祥刑”,把法律體系整得妥妥的。

後來穆王在位55年,壽命長達104歲!到了他兒子共王繼位,一晃也是12年,之後又輪到了懿王。懿王就有點意思了,特別愛養雞,一天到晚跟雞打交道。你說一個國王,天天琢磨著雞怎麼打鳴,這國事兒還能不衰嗎?

再往後,就是孝王。孝王碰上了個叫“非子”的人物,這哥們不是別的,就是特喜歡養馬。馬場的規模搞得那叫一個大,最後孝王高興了,直接把他封為附庸,賜了塊地,讓他在秦地待著,繼續養馬。這也算是秦國的起源了。

然而,不光是天災,還真有天降“冰雹”,把牛馬都凍死了。江漢大地也是一片冰天雪地,牛馬凍死得不行。這老天爺都跟周王朝較勁呢。

然後到了厲王,哎呀,這位可不是個省油的燈,貪財得很。還專門派人監視百姓,誰敢說他壞話,立馬就宰了。這搞得百姓們都不敢說話了。大家見面就只能“以目示意”,好像在演默劇一樣。厲王還挺得意:“你看,我這治理國家,誰敢造次?”

可召公就說了:“您這可是拿老百姓當堵水的堤壩啊,堵得越死,將來水就決堤得越厲害。”厲王根本不聽。這下子,老百姓再也忍不住了,紛紛造反。厲王趕緊跑到彘(zhi)地避難去了,兒子太子靖被藏到了召公家裡,差點也沒命。

厲王在彘地窩著不敢回來,國家呢,沒王管了,就開始了“共和”。這個“共和”可不是咱現在說的“共和制”,而是兩位相國“周公”和“召公”共同治理國家。

等到厲王一死,太子靖繼位了,史稱“宣王”。宣王倒是不錯,身邊有賢人輔佐,還成了個“中興之王”。可別說,這家裡還有個賢內助——姜後。姜後有一天很認真地說:“大王啊,您得早起理政,不能老貪圖美色,不然就會誤國啊!”宣王也是個開明的人,立馬說:“唉,夫人您說得對啊!這都是我的錯!”

於是宣王開始勤勉理政,每天早起,晚上加班,成功地讓周朝恢復了元氣。期間還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比如馬變成人,兔子在鎬京跳舞,簡直就像穿越到科幻片裡一樣。

宣王殺了杜伯之後,出門打獵,突然之間,杜伯和左儒的“幽靈”拿著硃紅色的弓箭就出現在他面前了,“嗖”地一箭射中宣王的心口。這宣王頓時疼得直哆嗦,捂著心口:“哎喲,我這心咋這麼痛呢?”一命嗚呼,結束了他四十六年的“作妖”生涯。接班的是他兒子幽王宮涅。

這幽王一上臺,那叫一個鬧騰。咱還得從夏朝說起,有這麼個傳說,說夏孔甲的時候,有個龍怪叫“龍斄”,這玩意兒非常厲害,被關進了個盒子裡,誰也不敢開。結果呢,到厲王晚年,偏有人開了那盒子,一開,嘿,好傢伙,這龍斄口水流得滿地都是,根本擦不幹。更怪的是,有一天,王宮裡幾個女的居然脫光衣服大喊大叫,龍斄看了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