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詞說:攜酒上吟亭,滿目江山列畫屏。賺得英雄頭似雪,功名,虎嘯龍吟幾戰爭。一枕夢魂驚,落葉西風別換聲。誰弱誰強都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裡聽。

商王成湯,叫履,也叫天乙。要說他祖上可有來頭,黃帝之後,姓子氏。這成湯的來歷還真挺神奇的,他的祖宗契啊,是怎麼來的?他媽簡狄,是個虔誠的姑娘,天天祈禱,想要個孩子。有一天,一隻紫色的燕子飛過來,掉了個蛋。簡狄一看,哎呦,這個有點不一般啊,肯定是老天送的吉祥物!於是撿起來,張嘴就吞了——沒錯,吃了個蛋!於是,她就懷孕生下了契。

這契也是個人才,在唐虞時代當上了司徒,教化百姓有一套,表現好得不得了,封了個地盤叫商。從契開始傳了十一代,到了主癸這一代,扶都氏給主癸生了個兒子,這兒子就是成湯。成湯後來滅了夏桀,還大辦了一場諸侯大會。大會完了以後,大家都說:“來來來,成湯您就坐在天子的位置上吧。”成湯呢,謙虛得很,連推了三次:“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啊,還是有德者居之!”結果呢,推來推去,大家還是把他推上了天子的位置。

成湯上臺後,改革不手軟,首先是廢除了夏桀那一套暴虐的政策,開始實行寬厚治民。他用人可是獨具慧眼,什麼好意見都能接受,還時不時自己改正錯事。大夥兒一看,哎呀,這哥們靠譜啊,紛紛都投奔過來了。成湯還改革了曆法,改正月為丑月,改年號為“祀”。接著他推出了“助法”,搞了個什麼“井田制”,在地上劃出了井字形的田地,專門用來讓大家分工合作,搞了個“大家一起幹活,公田共享,私田免稅”的政策。這樣一來,大傢伙幹勁十足。

有個特別關鍵的助手叫伊尹,這哥們智慧滿滿,是成湯的左右手。那時候,天降大旱,一旱就是七年。伊尹跟成湯商量:“要不我們鑄點金幣,四處送送,救濟大家?”成湯果斷同意,大家就這麼熬過來了。可是太史卻說:“這旱啊,必須得殺人祭天。”成湯一聽,這哪成!直接就說:“我求雨是為百姓啊,真要祭人,那我來吧!”然後他就開始齋戒,剪頭髮剪指甲,坐著素車,牽著白馬,拿著茅草,親自去桑林禱告。成湯還自我反省:“是不是我政務不節啊?百姓失職啊?後宮搞得太誇張了?受賄盛行?小人得志?”話還沒說完,嘩啦啦大雨就來了,幾千裡都下透了。

成湯幹了十七年侯,又幹了十三年王,活了一百歲,最後葬在濟陰的桐宮。

接著他的兒子太丁早早去世了,孫子太甲登基。這小子呢,仗著有伊尹輔佐,開始瞎搞,不遵循成湯的老規矩。伊尹看不下去了,警告了好幾次,結果太甲就是不改。伊尹沒轍了,乾脆把太甲“流放”到成湯的墓邊,讓他好好反思,看看祖宗打江山有多不容易。太甲在那兒住了三年,果然悔改了,重新做人。伊尹一看,小夥子開竅了,就讓他重新登基。太甲重新上臺後,表現得非常好,大家都服氣。

後來,太甲幹了三十三年,壽終正寢,他的兒子沃丁繼位。八年後,伊尹也去世了,這可是個大事,全國上下大霧瀰漫了三天,太丁親自送伊尹最後一程,還給他辦了天子的葬禮。

然後呢,沃丁一邊任用賢臣,一邊秉承伊尹的治國之道,幹了二十九年後也去世了。接著他的弟弟太庚繼位,幹了二十五年。太庚之後,小甲繼位,幹了十七年。接下來,雍已繼位,幹了十二年,最後輪到太戊。這太戊一上位,手下就有伊尹的兒子伊陟和大臣扈,輔佐他的還有巫咸。結果有一天,國都里居然長出了桑樹和穀子,而且七天之內就長得老高。大家都怕壞了,太戊趕緊問伊陟:“這是咋回事?”伊陟一聽,淡定地說:“妖邪啊,壓不過德行,估計您的政策哪裡出問題了吧。”太戊趕緊重新修政,搞起了孝老敬親的政策,天一亮就上朝,天黑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