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人伯益,倒是認了禹的親兒子啟——這才叫“有家傳秘笈的王道正統”啊!

啟當了王之後,心態挺好,任命伯益當輔佐。結果伯益沒當上一年就掛了。啟挺重感情,專門搞了祭祀儀式給伯益送行,還獻了犧牲祭品。這時候,有個不講道理的有扈氏家族跳出來作妖,不遵守啟的王令。啟氣得夠嗆,帶著六卿去征討,結果沒打贏!六卿還以為啟要繼續幹,紛紛請求帶著諸侯們再來一波,啟卻說:“兄弟們,問題不在於我們人少地小,打不過是因為我的德行不夠,教化不善。咱不急著伐人家,先班師回朝好好反省。”於是呢,他收兵了,還表示:“琴瑟不彈,鐘鼓不敲,地毯不鋪,飯菜不重味,先搞搞內政吧。”結果沒多久,有扈氏自己服軟了。

啟在位九年,最後駕崩了,接班的是他的兒子太康。哎,說到太康,這哥們兒可就不靠譜了。他接過江山後,玩兒心大起,天天撒歡兒不理國事,整個國家的權力全都落到了有窮國的后羿手裡。太康整天出去打獵,一去就幾個月不回,百姓們早就怨聲載道了。后羿看著民心都要背叛太康了,心裡不忍,於是起兵造反,把太康趕到河外,斷了他回國的路。

太康的五個弟弟挺有骨氣,帶著母親在洛水邊等著太康回來,可是等啊等,怎麼也不見人影。眼看后羿造反,他們心裡別提多氣了,五個人一合計,唱了五首歌來吐槽這局勢,歌裡還不忘提醒後人:“大禹可是警告過我們別幹這糊塗事!”

太康沒法回國,就直接搬到夏陽,最後死在那兒了。在位二十九年,真是浪費了國家的好資源。后羿沒閒著,立了太康的弟弟仲康當王,但其實這王不過是個傀儡,后羿仍然掌握實權。仲康也不傻,一上位就命令大將允侯掌控六師,想趁機奪回后羿的兵權,結果后羿依然掛個“相國”的頭銜,繼續搞事。

這時候,掌管天文的羲和也跟后羿是一夥的,有一天,發生了日食這種大事,但羲和居然裝聾作啞,根本不彙報!他的心思很陰暗:日食象徵君王有難,他巴不得全天下都不去救。結果仲康發怒,命允侯去剪掉后羿的“羽翼”,逐步瓦解他的小算盤,雖然仲康在位十三年後崩了,但至少在他這一代,后羿沒能得逞。

仲康死後,他的兒子相繼位,但相這人太弱,根本制服不了后羿。后羿見機行事,把相逐出了王都,自己當上了實際掌權者。他靠著一手神射箭法,也不管國事,整天打獵為樂。他把好臣子全趕走,任用了一個小人寒浞,這傢伙是個典型的拍馬屁高手,不僅討好后羿的宮人,還送禮拉攏后羿的身邊人,愚弄百姓,搞得大家都覺得后羿還挺有功德。后羿被他哄得暈暈乎乎,天天就沉迷打獵,最後被家僕逢蒙等人設計,活活烹了,還餵給他自己的孩子吃。孩子也下不去嘴,最後連孩子也被殺了。寒浞自立為王。

這個寒浞更是個混蛋,他不僅搞陰謀奪權,還跟后羿的老婆勾搭,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澆,一個叫涿壹。這澆力大無比,居然能在陸地上划船!寒浞派他倆滅了斟灌、斟尋兩國,還弒殺了仲康的兒子帝相。

帝相的老婆,正在懷孕,她趁亂逃了出去,最後在有仍這個地方生下了少康。少康長大後,在有仍當了牧正,也就是管理畜牧業的頭頭。他後來找到幫手椒求,逃到了有虞,做了有虞國的廚師長。有虞君挺賞識他,還打算把二姚嫁給他。少康也不含糊,拿下了有綸這片地,弄了塊一成的田和一支軍隊,逐漸積蓄力量,計劃著恢復夏朝的榮耀。他悄悄聯絡了舊臣靡,靡聯合有鬲氏,掃滅了寒浞,扶少康登上了王位。少康還派大臣女艾殺了寒浞的大兒子澆,派太子季杼滅了寒浞的小兒子涿壹,最後少康回到老都即位,夏朝終於復興了!諸侯們都心服口服。

少康啊,這哥們兒權力穩住之後呢,他特別關照家裡人,封了自己庶子無餘去越國當王,這可真是妥妥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