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千古唯一女皇(第3/4頁)
章節報錯
後又立了豫王旦為皇帝,不過呢,這皇帝就是個擺設,啥事兒都得聽太后的。太后還改了年號,改了官名、服裝、旗幟的顏色,都用金色,還建了武氏七廟。裴炎一看這不行啊,就勸太后,可太后哪聽得進去啊,最後把裴炎也給殺了。
再說說李世積吧,他死後,他孫子李敬業(後來被武則天剝奪了李姓後,恢復本身的姓氏徐)繼承了英公的爵位,當上了眉州刺史。那時候啊,武家的人掌權,唐朝的宗室們那是人人自危,心裡頭那個憋屈啊。李敬業呢,跟他弟弟李敬猷,還有唐之奇、駱賓王、杜求仁、魏思溫這些人,都因為各種事兒被貶了官,最後在揚州聚到了一塊兒,一合計,乾脆起兵造反吧!
他們啊,把囚犯、工匠什麼的都武裝起來,一下子就拉起了一支大軍,殺了揚州長史,開了府庫,放了囚犯,沒幾天功夫,就聚集了十幾萬大軍。他們還寫了篇檄文,號召天下人響應他們,這檄文啊,就是駱賓王寫的,那叫一個慷慨激昂!太后一看這檄文,就問:“這是誰寫的?”有人告訴她:“駱賓王。”太后嘆了口氣說:“這麼有才華的人,卻讓他流落至此,這是宰相的過錯啊。”
然後啊,太后就派了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帶著三十萬大軍去討伐李敬業。還追削了李敬業他們家的官職爵位,挖了祖墳,毀了棺材,還讓他們改回了原來的徐姓。魏思溫勸李敬業說:“咱們得打著匡復唐朝的旗號,大軍一路勢如破竹,直奔洛陽,這樣一來,天下人都知道咱們的志向是勤王,四方就會響應咱們了。”可薛重璋卻說:“金陵有王氣,而且大江是天險,咱們先攻下金陵再說。”李敬業呢,沒聽魏思溫的,聽了薛重璋的,結果打下了潤州。
李孝逸的大軍一到臨淮,就打了敗仗。這時候啊,魏元忠給李孝逸出了個主意:“李敬業的軍隊精銳,咱們不能硬碰硬。但是李敬猷的軍隊在淮陰,他們不懂軍事,人數又少,咱們可以先打他們,打贏了再乘勝追擊李敬業。”李孝逸一聽,覺得有理,就先去打李敬猷,結果李敬猷被打跑了。然後啊,李孝逸又帶兵去追李敬業,利用順風和乾枯的蘆葦,放火燒了過去,李敬業那是大敗而逃,最後只帶著少數騎兵逃走了,李孝逸那是緊追不捨啊。
李敬業他們那幫人,最後咋樣了呢?他們的將領王那相,一看大勢已去,乾脆把李敬業、李敬猷還有駱賓王的腦袋給砍了下來,投降了。剩下那些黨羽,被抓到的也都給咔嚓了,腦袋還被送到洛陽示眾。洛陽啊,那時候叫神都。
還有人說啊,這王那相其實沒殺那三個人,而是找了幾個長得像的,殺了冒充的。李敬業他們仨呢,後來都出家當和尚去了。這事兒啊,真假難辨,就當個樂子聽聽吧。
再說說武則天那時候的政策,她讓百官和百姓都可以自己推薦自己當官,這可是個新鮮事兒。那時候有個叫懷義的和尚,本名叫楊小寶,以前是在洛陽賣菜的。這傢伙啊,長得那叫一個壯實,因為被千金公主推薦給武則天,就得到了武則天的寵愛。武則天還讓他當了白馬寺的主持,出門都騎御馬,那些朝廷大員們見了他都得行禮。武承嗣、武三思這些人,還得像僕人一樣侍奉他。
懷義這傢伙啊,不學好,聚了一堆無賴少年當和尚,整天橫行霸道,犯法的事兒沒少幹,可沒人敢惹他。武則天還說他有巧思,讓他進宮幫忙搞建築。有個叫王求禮的大臣,上書請求把懷義給閹了,可奏摺被壓下來了,沒動靜。
後來蘇良嗣當了宰相,在朝堂上碰見了懷義,懷義這傢伙傲慢無禮,蘇良嗣大怒,命令手下人扇了他兩巴掌。懷義跑到武則天那兒告狀,武則天卻說:“阿師啊,你以後從北門進出,南門是宰相們走的地方,你別去惹他們。”
那時候啊,武則天自從李敬業造反之後,就疑神疑鬼的,覺得天下人都想害她。再加上她長期把持朝政,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