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明末三大奇案(第2/4頁)
章節報錯
趕緊讓福王去封地,皇上答應了,讓福王去河南。
四十三年五月,又出事了,有個男的闖進東宮,拿起棍子就把守門的一個太監給打了。大家一塊兒把他給逮住了。太子親自上書,要求送刑部審問。這傢伙叫張差,御史劉廷元說:“他看起來瘋瘋癲癲的,又有點狡猾。”刑部的人說他是瘋子。可提牢官王之採一問,這傢伙說有個人叫馬三道,把他帶到龐、劉兩個太監那兒,教他怎麼幹。說來說去,又扯上了鄭貴妃的弟弟鄭國泰。大臣何士晉上書,要求追查到底。這下子,群臣都炸開鍋了,紛紛上書彈劾。
神宗一聽,又火了,下旨說:“別查了,直接把張差凌遲處死,誰也別牽連!”沒多久,又在宮裡悄悄處死了太監龐保、劉成,這事兒就算是過去了。
而在這時,大清太祖高皇帝,也就是努爾哈赤,他在東方那是冉冉升起,勢不可擋。戊午正月,人家直接宣佈萬曆四十六年是天命元年,帝王的氣數,那是已經定了,於是建立了後金政權,與明朝相抗。
大清軍隊那是勇猛無比,一鼓作氣打下了撫順,把明朝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明朝一看,這可不行,得找個能人出來。於是,楊鎬就被任命為兵部右侍郎,負責遼東的戰事。明神宗也是急得團團轉,生怕軍隊打久了,錢袋子空了。於是,朝廷裡的大臣們,像大學士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趙興邦這些,那是紅旗一揮,催著楊鎬趕緊出兵。
楊鎬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分了四路大軍,合計起來有十多萬人馬。北路由馬林帶著金臺失的軍隊,西路由杜松掛帥,南路歸李如柏,東路則是劉綎,還帶著朝鮮的軍隊。這時候,天象也是怪得很,什麼蚩尤旗啊,彗星啊,都出來了,地震也是不斷,懂行的人都知道,這是要敗的預兆啊。
結果,四十七年正月十九日一出兵,就趕上了大雪,士兵們那是寸步難行,進軍計劃也洩露了。杜松這個急性子,為了搶頭功,越過五嶺關,提前到了渾河,結果中了埋伏,血戰一場,力竭而死,全軍覆沒。馬林呢,從三岔堡到二道關,一聽杜松敗了,嚇得趕緊紮營自守。清兵那是乘勝追擊,馬林也敗了,遊擊麻巖戰死沙場。
劉綎呢,他是孤軍深入,三百多里地,打下了十多個寨子。結果,清兵冒充杜松的軍隊,給他當嚮導,把他引進了包圍圈。劉綎那是身陷重圍,最後戰死沙場。只有李如柏這一路,因為經略的命令,撤回來了,算是保全了。
有人說啊,李如柏之所以能全身而退,是因為他之前有個遊擊叫李永芳,已經投降了清朝,暗中給他通風報信。這一仗,明朝那是損失慘重,四五萬士兵啊,就這麼沒了。訊息傳到京城,那簡直是地震級別的震動。
於是,清兵那是勢如破竹,打下了遼東的好多城池和衛所。明朝一看,趕緊又把熊廷弼這位前御史請出來,負責遼東的戰事。同時,把楊鎬、李如柏這兩個倒黴蛋抓起來,送到京城審問,最後都判了斬首。
四十八年夏天,王皇后也駕崩了。五月,明神宗那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七月,神宗那是病入膏肓,把閣臣方從哲叫來,託付後事。說完,神宗就駕崩了。太子常洛即位,這就是光宗貞皇帝。他宣佈明年為泰昌元年,停止礦稅,撤回那些太監,重新啟用那些被廢的官員,還拿出一百萬兩銀子,救濟邊疆的軍隊,老百姓那是拍手稱快。
可是,光宗皇帝那也是福薄,八月就病了。宮裡有個醫生叫崔文升,給他開了瀉藥,結果光宗皇帝那是一夜之間上了三四十次廁所,整個人都虛了。這時候,他還想著封妃子呢,把元妃郭氏、才人王氏封為皇后,又說要封選侍李氏為貴妃,因為李氏侍候他挺勤快的。
鴻臚寺丞李可灼呢,他給光宗皇帝進獻了紅鉛丸,光宗皇帝吃了,病沒見好。李可灼又獻了一顆,結果九月初一,光宗皇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