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侍衛也就十幾個人。晉國皇帝跟羊祜私下裡商量伐吳的事兒。羊祜覺得啊,伐吳得藉助上游的勢力。那時候啊,益州的守將王浚被調到朝廷當大司農了,羊祜就秘密上表留住王浚,又讓他回去當益州刺史,讓他訓練水軍。他們造了大量的戰船和木筏,順著長江就下來了。東吳的建平太守吾彥啊,看到這些木筏,就趕緊去告訴吳主說:“晉國肯定有攻打我們的計劃,咱們得增兵建平,堵住他們的要道。”

那東吳的皇帝啊,他不信吾彥的話,吾彥就做了個鐵鎖鏈,把長江給橫斷了。然後啊,東吳皇帝又徵召西陵都督步闡,步闡他們家世世代代都在西陵,突然被徵召,他心裡害怕有人誣陷他,乾脆就據城投降了晉國。晉國就讓步闡當都督西陵諸軍,東吳的陸遜帶兵去討伐,晉國皇帝又讓羊祜去救步闡,結果沒救成。陸抗呢,就把西陵給攻下來了,把步闡給殺了。

東吳皇帝打下了西陵,就覺得自己是老天爺幫忙,志向更大了,還找了個術士尚廣來算卦,問能不能得到天下。尚廣說:“吉啊,庚子年,青色的車蓋就會進入洛陽。”東吳皇帝一聽,高興壞了,也不好好治理國家,整天就想著怎麼吞併別人。

這時候啊,晉國的羊祜從江陵回來,他就想著怎麼以德服人,讓東吳的人心服口服。每次打仗,他都提前告訴人傢什麼時候打,不玩偷襲那一套。他的軍隊在東吳的地盤上割穀子當糧食,都算好割了多少,然後送絹帛去賠償。出去打獵,要是打到的禽獸是東吳人先打傷的,他都送回去。這樣一來,東吳的人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羊祜和陸抗兩個人對峙,但是關係還不錯,經常互相派使者往來。陸抗給羊祜送酒,羊祜想都不想就喝了,陸抗生病了找羊祜要藥,羊祜也給。別人都說羊祜你傻啊,陸抗萬一害你呢?羊祜說:“陸抗不是那種人。”陸抗還跟他手下說:“人家專門做好事,我們專門做壞事,這樣下去不用打我們就服了,還是各守各的地盤吧,別總想著佔小便宜。”

後來啊,陸抗死了,東吳皇帝讓他的幾個兒子分頭帶兵。羊祜呢,就跟晉國皇帝說怎麼打東吳,晉國皇帝覺得他說得挺好。但是呢,羊祜身體不好,晉國皇帝就又找了張華來問。羊祜說:“孫皓那小子太殘暴了,現在咱們不用打就能贏他,要是他哪天死了,東吳再立個明君,咱們就算有百萬大軍,也別想渡過長江,那可就麻煩了。”張華也這麼覺得。

羊祜快不行的時候,就推薦了杜預來接他的班。羊祜一死,晉國皇帝哭得可傷心了,南邊的老百姓聽說羊祜死了,都停業哀悼,哭聲震天。東吳守邊的將士,也為他流淚。羊祜喜歡遊峴山,襄陽的老百姓就在那給他建了個碑,立了個廟,每年祭祀他。看到那碑的人啊,都忍不住掉眼淚,所以那碑就叫“墮淚碑”。

這時候啊,益州刺史王浚也上書說:“孫皓那小子又荒唐又殘暴,咱們得趕緊打他。要是他哪天死了,東吳再立個明君,那咱們就麻煩了。我造了七年的船,每天都得修,我自己也快七十了,說不定哪天就死了。這三個條件要是有一個不滿足,那咱們就打不過東吳了。”杜預也上書請戰,張華也贊成,晉國皇帝就下定決心了。

他派了王濬、王渾、杜預、王浚、唐彬等人,分兵兩路去打東吳,總共二十多萬大軍。庚子年一到,杜預就向江陵進軍,王渾從橫江出發,他們打哪哪贏。東吳的人在長江的險要地方,都用鐵鎖鏈橫斷江面,還做了鐵錐,有一丈多長,偷偷地放在江裡,想擋住晉國的戰船。

王濬呢,就做了幾十萬個大木筏,讓水性好的人帶著木筏先走,遇到鐵錐,鐵錐就被木筏帶著走了。他又做了幾十丈長的大火把,裡面灌了麻油,點了火,船往前走,遇到鐵鎖鏈就燒,不一會兒鐵鎖鏈就斷了,船就暢通無阻了。王濬就這麼打下了西陵、荊門、夷道這些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