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城牆,給他看了制司的文書,然後把他關在門外。

文天祥一看,沒辦法,只好跑到揚州去。剛到城門口,就聽說制置司下了命令,正在到處抓他呢。文天祥一看,行,那我得換個名字,從通州坐船逃到溫州去,找二王爺陸秀夫和蘇劉義去。

這時候,楊亮節聽說陳宜中躲在清澳,也趕緊派人去請他。陳宜中一聽,哎呀,這可是大事啊,趕緊跑去拜見,大家夥兒聚在一起商量怎麼復興大宋。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奉二王爺為都帥,一路往南,跑到福建福州去,發了個檄文,召集各地的忠臣義士,這兵馬啊,才算是稍微振作了點。

陳宜中、張世傑這些大佬們,一看時機成熟,就在福州擁護益王趙昰登基,這就是端宗皇帝啦。他們還遙尊已經去世的皇帝為孝恭懿聖皇帝,尊度宗淑妃楊氏為皇太后,一同聽政。這時候,文天祥也從溫州趕來了,被任命為右丞相。

文天祥呢,就在南劍州開了個府衙,打算經略江西,這一出手,嘿,邵武軍就給收復了。

這時候啊,元朝的阿術正圍著揚州城打轉呢,就是攻不下來。李庭芝那是越守越有勁頭。等到臨安投降了,元朝人把恭帝帶走了,李庭芝和姜才一看,機會來了,帶著四萬人,趁著黑夜偷襲瓜州,打算把皇帝搶回來。結果呢,皇帝被眾人護著跑了,他們沒成功,只好回來了。

阿術一看,行啊,你們不投降是吧,我拿太皇太后的手詔來勸降。李庭芝往城頭上一站,對使者說:“我奉詔守城,可沒聽說拿詔書來勸降的。”就是不投降。後來福州的使者來了,李庭芝才派制置使朱煥守揚州,自己和姜才帶著五千兵馬,去泰州了。結果李庭芝一走,朱煥立馬就投降了。阿術帶著兵馬追李庭芝,李庭芝只好跑到泰州去。

這時候啊,姜才背上長了個大癤子,沒法打仗了。泰州的守將孫貴、胡惟孝一看,機會來了,開啟北門迎接元兵。李庭芝和姜才都被抓住了。阿術想讓他們投降,嘿,這兩位硬氣得很,寧死不屈,就這麼死了。

再說那東莞的熊飛,一看形勢不好,起兵反抗。趙溍呢,也收復了韶州和廣州。文天祥帶著兵馬在汀州駐紮,派趙時賞、張日中等人帶兵去贛州,打算收復寧都;又派吳浚帶兵去收復雩都。劉洙這些人也從江西起兵來匯合。

元人一看韶州不好攻,就圍著韶州城轉。守將劉自立一看,這仗沒法打啊,乾脆投降了。熊飛一看,不行啊,得跟元兵拼了,結果巷戰失敗,投水自殺了。秀王趙與擇在溫州跟元兵打,結果也敗了,死了。端宗皇帝呢,只好坐船跑到泉州港去。結果呢,撫招使蒲壽庚造反了,端宗皇帝又跑到潮州去。蒲壽庚一看,行,泉州我也不要了,投降元朝吧。

這時候啊,文天祥又收復了海州。陳文龍死了以後,他的侄子陳瓚起兵收復了興化軍。文天祥從梅州出兵,跑到江西去,收復了會昌縣。張日中、趙時賞的兵馬也都匯合了。張世傑也收復了潮州。文天祥在雩都打敗了元兵,駐紮在興國縣。他又派趙時賞、張日中等人帶兵去收復吉州、贛州這些地方,最後還包圍了贛州。

端宗皇帝啊,一看泉州是待不下去了,又坐船跑到了潮州的淺灣。這時候,張世傑那是火急火燎地召集兵馬,打算討伐蒲壽庚。蒲壽庚一看,行啊,你打你的,我關起城門來自己過自己的小日子。張世傑一看,這傢伙不配合啊,那就發檄文吧,號召各地的兵馬都來幫忙,結果邵武軍就被收復了。這時候啊,宋軍的勢頭那是越來越猛了。

元朝的皇帝一看,哎呀,這不行啊,得趕緊派兵去追那倆王爺。於是呢,就下了道詔書,讓塔出、李恆、呂師變這些人帶著步兵進山嶺追,讓忙兀臺、唆都、蒲壽庚、劉深這些人帶著水軍下海追,海陸兩路一起上。

李恆一看,行啊,我先去幫幫贛州那邊,然後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