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蟋蟀宰相誤國(第2/4頁)
章節報錯
聽誰說的啊?”度宗說:“剛才有個妃子跟我說的。”賈似道立馬把那個妃子抓起來,找了個別的罪名,賜死了。從此以後啊,邊境的局勢雖然一天比一天緊張,可再也沒人敢跟度宗皇帝說了。
蒙古那邊啊,張宏範對史天澤說:“咱們現在圍攻襄陽,圍得緊但攻得慢,是想等他們自己垮掉。但是夏貴趁著江水上漲送糧食進城,咱們沒人能擋住;還有從江陵到三峽的旅人,都從襄陽南邊經過,這襄陽哪有垮掉的時候啊?要是咱們在西邊築起萬山,在東邊立起柵欄,把江水引過來,那襄陽就差不多該垮了。”
史天澤聽了張宏範的建議,立馬行動,築起了萬山,這一築,襄陽可就成孤島了,外面的人想進去,難啊!
蒙古那邊呢,改了個國號,叫元。襄陽被圍了五年,援兵連個影兒都沒有,呂文煥那是拼了老命在守。李庭芝一看,這哪行啊,趕緊派了張順、張貴兩位猛將去救援。這倆人坐著上百條船,乘風破浪,直接衝進了敵人的包圍圈。元兵一看,這陣仗,嚇得紛紛後退,誰也不想當那個出頭鳥。好不容易衝到了襄陽城下,收兵的時候,發現張順不見了。過了好幾個月,有人發現了一具浮屍,順著水流漂了過來,身上還穿著盔甲,手裡拿著弓箭,一直漂到了橋底下。大家一看,這不是張順嘛!身上中了四槍六箭,就算是盛夏,那怒氣衝衝的樣子,跟活著似的。士兵們都覺得他是神,給他建了個大墓,好好安葬了。
張貴呢,進了襄陽城,呂文煥想讓他一起守城,可張貴覺得自己勇猛無比,想回郢州搬救兵。他找了兩個能在水裡潛伏几天幾夜不吃飯的壯士,讓他們帶著蠟丸書去郢州求援。這倆人還真把信送到了,郢州那邊答應發五千兵,駐紮在龍尾州,一起夾擊元兵。可是啊,這個計劃被洩露了。張貴帶著兵,喊著口號往前衝,眼看著就要到龍尾州了,遠遠看見有軍船和旗幟,他還以為是郢州的兵來會合了。等靠近了一看,哎呀媽呀,全是元兵!原來郢州的兵前一天就撤了。張貴身上中了十幾槍,力氣都用完了,被元兵給抓住了。阿術一看,想讓他投降,張貴那是寧死不屈,最後就被殺了。元兵還把他的屍體抬到襄陽城下,守城計程車兵一看,都哭了,城裡頭計程車氣那是大打折扣。呂文煥把張貴和張順葬在了一起,還建了個雙廟,供著他們。
再說樊城那邊,被圍了四年,守將張漢英、範天順、牛富那是拼命抵抗,就是不投降。元兵張宏範一看,這不行啊,得想辦法。他親自上陣,結果被流箭射中了胳膊,簡單包紮了一下,就去見阿術了。他說:“襄陽在江南,樊城在江北,咱們要是從陸地上攻樊城,襄陽的水軍就會來救;反過來也一樣,咱們總是攻不下來。要是咱們把江面截斷,斷了他們的援兵,水陸夾擊,樊城肯定破,襄陽也就到手了。”阿術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立馬就派兵去截江,然後又派精銳部隊去攻打樊城。這一打,樊城就陷落了,張漢英也犧牲了。範天順仰天長嘆:“我活著是宋臣,死了也是宋鬼!”說完就在自己守的地方上吊了。
元兵進了城,牛富帶著一百多個敢死隊,在巷子裡跟元兵幹仗。那場面,真是血流成河,元兵死傷無數。牛富邊打邊走,走到民居那兒,就放火燒街,阻斷元兵的追擊。他自己也身受重傷,最後跳進了火裡。他的副將主福一看,說:“將軍都為國捐軀了,我哪能一個人活著?”說完也跟著跳進了火裡。
樊城一破,襄陽那就更孤單了,呂文煥每次巡城,往南一看,就忍不住哭起來。他向朝廷求救,可賈似道呢,只顧著自己母親的喪事,不去督戰,還一個勁兒地上書說要去邊疆視察。他還暗示御史臺的大臣們上書挽留他,說他要是去襄陽,未必能救得了,還不如留在朝廷裡運籌帷幄。度宗一聽,覺得有理,就說:“師相啊,你可不能離開我身邊一天啊!”
阿術一看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