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孔子編年其三(第2/4頁)
章節報錯
記》。
六十九歲那年,兒子伯魚也去世了。
七十一歲那年,魯哀公十四年春天,魯國國君跑到大野去打獵。叔孫氏家的車伕子鉏商,哎,您猜怎麼著?他居然獵到了一隻麒麟!但這麒麟左腳受了傷,長得又像鹿又有角,大家夥兒都覺得這不吉利,就把它送給了管山林的人。孔子聽說了這事兒,跑過去一看,嘆了口氣:“這是麒麟啊,咋就跑這兒來了呢?”說著,他撩起袖子擦眼淚,鼻涕眼淚都沾到袍子上了,嘴裡還唸叨:“麒麟出現卻死了,我的道也走到頭了。”於是,孔子就根據魯國的歷史寫了本《春秋》,從魯隱公寫到魯哀公,十二個國君的事兒;再從周平王寫到周敬王,十四個王的事兒,總共二百四十二年。寫到捕獲麒麟這事兒,他就擱筆不寫了。這書啊,該寫的寫,該刪的刪,連子游、子夏這些文學高手,都挑不出一點毛病來。
孔子這輩子,收了三千多個弟子,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個,孔子這輩子,收了三千多個弟子,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個,顏回、閔損、冉耕、冉雍、端木賜、宰予、仲由、冉求、言偃,卜商、顓孫師、曾點、曾參、澹臺滅明、高柴、宓不齊、樊須、有若,公西華、原憲、公冶長、南宮适、公皙哀、顏高、商瞿、漆雕開、公良孺,秦商、顏刻、司馬耕、巫馬期、梁鱣、琴牢、冉孺、顏辛、伯虔、公孫龍,曹恤、陳亢、叔仲噲、秦祖、奚藏、公祖茲、廉潔、罕父黑、公西蒧,壤駟赤、冉季、石處、左郢、狄黑、商澤、任常、鄭邦,樂欣、顏之僕、孔忠、漆雕哆、顏噲、顏無繇、公夏首、申振,鄔單、榮旗、懸成、燕僅、原亢、部巽、施之常,秦非、句並疆,步叔乘。這七十二個人啊,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故事。
七十二歲那年,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哎,在衛國遇難了。這事兒啊,得從衛國的孔文子圉的老婆伯姬說起,她是蒯瞶的妹妹,跟家裡的僕人渾良夫有那麼點不清不楚的。孔文子一死,兒子孔悝當家做主了,蒯瞶就透過渾良夫想搞點事兒。伯姬呢,就脅迫孔悝,立了蒯瞶為國君,原來的國君輒呢,就跑到了魯國。子路一看這情況,二話不說就衝了進去,結果被石乞、孟黶用戈給打了,帽子帶子都斷了。子路呢,愣是把帶子繫好,從容赴死。孔悝呢,就立了蒯瞶為國君。孔子在魯國一聽這事兒,嘆了口氣:“柴啊,怕是回不來了,由怕是要死了。”這裡柴、由都是子路的字。
七十三歲那年,孔子就走了。走之前七天,他還早起,揹著手,拄著柺杖,在門口溜達,嘴裡還哼著歌:“泰山要塌了,梁木要斷了,哲人要凋零了。”唱完歌,他就進屋,坐在門口。子貢一聽這歌,心裡咯噔一下:“泰山要塌了,我仰望誰啊?梁木要斷了,哲人要凋零了,我效仿誰啊?老師怕是要病重了啊。”趕緊跑過去看。孔子就跟他說:“賜啊,我昨天晚上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坐在兩楹之間,這是殷朝的禮儀啊。我是殷朝的後代,現在明君不興,天下誰能尊奉我呢?怕是要死了。”就這樣,孔子在床上躺了七天,就走了。魯哀公還給他寫了篇悼詞:“夏天不吉利啊,國家不能沒有您這位老人家,您走了,讓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王位上,我心裡真難受啊!尼父啊,您自己保重吧!”子貢一聽這悼詞,搖了搖頭:“國君啊,您這悼詞寫得可不太合適啊。禮數不對就是亂,名字不對就是錯。活著的時候不用,死了才寫悼詞,這不合禮啊;稱國君為‘一人’,這也不對啊。您這兩樣都搞錯了。”
五月的時候,孔子被葬在了魯城北邊的泗水邊上,弟子們都穿著心喪的衣服,守了三年才走。只有子貢,在墓上搭了個草棚,守了六年。魯國的人看子貢這麼孝順,也跟著在墓附近安家,一百多戶人家呢,後來這地方就叫孔裡了。
要說孔子的弟子啊,顏回那可是最賢能的,可惜啊,他比孔子還早走一步。顏回之後,傳道的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