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最後有九個人跟著皇上從鬼門跑了出來,岸邊正好有條小船,神樂觀的道士王升一看皇上來了,那是趕緊磕頭稱萬歲,說:“我就知道皇上您會來,昨天晚上高皇帝還託夢給我了呢!”然後皇上他們就坐著小船到了太平門,王升帶著他們到了神樂觀,這時候已經是傍晚了。不一會兒,楊應能、葉希賢等十三個人也來了,一共二十四個人。皇上說:“今後咱就以師弟相稱吧,別整那些君臣禮數了。”

然後皇上就選了三個人時刻跟著自己,楊應能、葉希賢都成了和尚,程濟成了道士。還有六個人負責給他們送吃的穿的,分別是馮凗、郭節、宋和、趙天泰、王之臣、牛景先。剩下的人都在遠處給他們打掩護。天一亮,他們就從溧陽那條路跑了。

咱這位建文帝啊,在位四年,那是又孝順又寬厚,仁慈節儉,尊重賢能的人,那時候的社會風氣那是真的好,老百姓都愛戴他。可惜啊,這人太死板,非得守著那些老規矩,還擅自改動祖宗的制度,結果把自己給玩進去了。哎,這都是命啊!

建文帝當初逃跑的時候,那兵部侍郎廖永可是幫了大忙。他把建文帝藏在了文煃家裡,然後送到了黎平土司曾長官家,建文帝還改姓了曾。後來,他又娶了曾長官的小妹妹,再後來,他又改回了朱姓,這後代也是越來越多。

建文帝這一跑,那是先去了四川,沒多久又跑到了雲南。他啊,那是走南闖北,浙東、天台、廣西、雲貴這些地方的寺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到了正統五年,他從雲南跑出來,跟寺裡的和尚說:“我就是建文皇帝。”那和尚一聽,嚇得魂飛魄散,趕緊報告了思恩州的州官。州官一聽,那還了得,趕緊把建文帝接到了藩司堂,建文帝往那兒一坐,說出了自己的真名實姓。然後,就把他送到了京城。

朝廷一看,這可是大事兒,趕緊派了當時的太監吳亮去辨認。吳亮一到,建文帝就認出了他:“你不是吳亮嗎?”吳亮說:“不是啊。”建文帝說:“我當年在便殿吃子鵝,賜給你肉,你手裡拿著壺,我把肉扔地上,你趴在地上,像狗一樣舔,這你都忘了?”吳亮一聽,嚇得趴在地上哭。建文帝一看他左腳上的黑痣,又拉起他的腳哭,吳亮嚇得都不敢抬頭,回去就自殺了。

然後,建文帝就被接到了西內,宮裡的人都叫他老佛。程濟一聽建文帝回來了,那就趕緊散了。您知道嗎,建文帝逃跑的時候才二十六歲,回來的時候已經六十四歲了,後來也是壽終正寢,葬在了西山。

當然,針對以上建文帝一把火燒了宮殿後的去向,歷史有很大的爭議和猜測,以上也只是猜測的一種,到底建文帝后來是咋樣了,只能是歷史的一大謎團了。

再說京城那邊,城破了以後,諸王和文武大臣都跑到燕王那裡勸他登基。燕王先去了孝陵祭拜了一番,然後才進城。七月初一,他在南郊祭了天地,然後就去了奉天殿登基,成了太宗文皇帝(嘉靖時改為成祖)。他還說,這一年還是洪武三十五年,明年才是永樂元年。他還恢復了周王、齊王的爵位,清了三天的宮,殺了不少宮人、女官和內官,只有那些得罪過建文帝的人才得以倖免。

燕王啊,還審問了宮人和內侍,問建文帝的下落,他們都指著皇后的屍體說是建文帝。燕王就把屍體從灰燼里拉出來,哭著說:“這小子怎麼這麼不懂事,跑到這兒來了。”他還召了翰林侍讀王景來問葬禮該怎麼辦,王景說:“應該用天子之禮。”燕王就同意了。他還把呂太后遷到了懿文陵,把懿文太子的兒子們都降了爵位,後來還都死了。他還把建文帝的小兒子幽禁在廣安宮,後來也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他還下了榜文,捉拿奸臣齊泰、黃子澄等一百多人,給告發和擒獲他們的人賞錢。這一來,告發和捉拿他們的人可多了,趁機報仇的也不少。燕王還召了徐輝祖來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