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歷史發生在公元 1360 年至 1368 年,主要講述元末順帝荒淫無道,陳友諒、張士誠、郭子興、朱元璋等勢力相繼崛起,最後元被明朝所滅。

這個時期,世界歷史上,1362年,土耳其人佔領亞德里亞堡。1367年,漢薩同盟形成,其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間形成的商業、政治聯盟,逐漸成為中世紀歐洲的主導力量。

有詩道:天地相乘數一原,忽逢甲子又興元。年華二八乾坤改,看盡殘花總不言。

在動亂紛爭的元朝末年一出出大戲中,有個沔陽的漁夫,名叫陳友諒,但這可不是他的本姓,他原姓謝,祖宗叫謝千一,後來入贅到了陳家,就跟著姓陳了,他老爹叫陳普才。這陳友諒,天生神力,武藝高強,以前還當過獄吏,不過他不樂意幹,就投了徐壽輝的手下,一開始是給倪文俊當文書小吏,沒多久就領兵當元帥了。

倪文俊那是真厲害,一路打下了沔陽、漢陽、襄陽、荊州、常德、衡州、澧州好多地方,還在漢陽建了個宮殿,把徐壽輝接過來當都城。可這徐壽輝啊,本事平平,一到漢陽,大權就落到了倪文俊手裡。倪文俊還想謀殺徐壽輝呢,結果沒成功,自己跑到黃州去了。這時候,天完國的將領陳友諒就趁機幹掉了倪文俊,自稱平章事,在江州安頓下來。

陳友諒那是真不含糊,打下了安慶,元朝的守將淮南行省餘闕都戰死了。他又打下了龍興,也就是現在的江西南昌,整個江西都被他佔了。徐壽輝聽說陳友諒這麼能耐,想把都城遷到龍興去。陳友諒可不樂意啊,假裝出去迎接,結果設下埋伏,把徐壽輝的手下全殺了,就剩徐壽輝一個光桿司令。然後他就把江州當成了都城,大權獨攬,徐壽輝就成了個擺設。

第二年五月,陳友諒乾脆把徐壽輝給殺了,自己稱帝,年號大義,國號漢。徐壽輝稱帝十年,就這麼完了。陳友諒成了個強敵,又跟大明太祖朱元璋鬥了五年,最後被朱元璋給滅了,下一章節將詳細敘述。

再說說隨州的明玉珍,這哥們兒出身農家,個子高,眼睛還有倆瞳孔,因為講信義,在鄉里很有威望。徐壽輝起兵的時候,明玉珍就在青山集結鄉兵去投奔,後來跟著倪文俊,鎮守沔陽。他打下了重慶、成都,四川的郡縣都歸附他了。聽說陳友諒殺了徐壽輝,他就佔據了四川稱帝,國號夏,傳了四年給兒子明升。後來明太祖朱元璋討伐他,他投降了,被封為歸義侯。

跟徐壽輝同時起兵的,還有蕭縣的芝麻李、彭早住、趙均用,他們一起打下了徐州。芝麻李原名李二,也是燒香聚眾起兵的。

還有濠州定遠的郭子興,起兵佔了濠州,自稱元帥。元朝的將領徹裡不花帶著兵想收復濠州,結果嚇得不敢進,天天搶老百姓,說是抓盜賊邀功。老百姓嚇得都往城裡跑,投靠郭子興。咱們大明太祖朱元璋,那時候在皇覺寺當和尚,也覺得不安全,跑到濠州投了郭子興,差點被斬了,後來放了,當了個小兵,倆月就成了親兵。朱元璋那是戰無不勝,郭子興就把養女馬氏許配給了他,越來越親近。

那時候丞相脫脫看到天下大亂,親自請纓出征,到了徐州,打敗了芝麻李,又擊敗了趙均用、彭早住。眼看就要平定賊寇了,朝廷一紙詔書讓他回朝,結果賊寇更囂張了。趙均用、彭早住被脫脫打敗後,從徐州跑到濠州,郭子興本來不想理他們,結果反被制住了,他們就在濠州稱王了。朱元璋在濠州看出他們不對勁,就帶著徐達等二十四個壯士,往南到了定遠,取了橫澗山,打敗了義軍營,得了兩萬多人馬,守住了滁陽。那時候郭子興被彭、趙挾持,在東邊屯兵泅州,朱元璋就派人賄賂彭、趙,把郭子興迎到滁陽,稱滁陽王。後來彭早住死了,趙均用更霸道了,還殺了宋將毛貴。他的同夥續繼祖從滁陽跑到益都,抓住趙均用給殺了,他的黨羽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