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最大的威脅被除掉了,結果繼位的亞歷山大其雄才大略更勝其父。統一希頓半島的第二年,亞歷山大便已經組建了前所未有的龐大軍隊,渡過海岬進攻波茲帝國的三個行省,也是原哈梯王國的屬地。

此時的波茲帝國已經不再是大流士的時代景象,雖然國土廣大但內亂頻繁、國勢日益衰頹。如今的波茲大帝是大流士三世,在他統治下的波茲帝國,遠沒有居魯士或是大流士時代那麼安定寬容。國內各部族之間的衝突時有發生,被佔領區的人們一直在醞釀著掙脫波茲人的奴役。

波茲帝國依靠武力鎮壓,維持著脆弱的統治,一旦遇到外界更強大的武力攻擊,這個大帝國隨隨即土崩瓦解。

亞歷山大總共發動了八個軍團,包括騎兵五千人、以馬其頓長槍方陣為主力的步兵三萬多人,渡過海岬進攻。馬其頓大軍以解放者自居,得到了當地原哈梯民眾的紛紛響應,一路直入勢如破竹,最終與波茲大帝大流士三世率領的大軍進行了決戰。

馬其頓人以騎兵包抄兩翼、長槍方陣穩步推進,波茲人大敗。大流士三世在亂軍之中逃走,馬其頓大軍一直追到了幼底河西岸,徹底佔領了原哈梯王國的疆域。

隨著波茲人退回幼底河西岸,都克平原暫時形成了統治力量的真空,大衛·所羅門治下的撒冷城及所屬城邦趁機宣佈獨立,成立撒冷國。其時亞歷山大已號稱馬其頓大帝,聽說訊息並沒有阻止大衛·所羅門,反而派使者冊封了他一個撒冷王的稱號,算是完成了他對梅丹佐的第一個承諾。

敗走的大流士三世派出使者向亞歷山大乞和,表示願意割讓幼底河以西的土地給馬其頓,並償付一大筆戰爭賠款。可是亞歷山大拒絕了和談的,他要求波茲人無條件投降。

但亞歷山大並沒有急於進攻波茲帝國腹地,大軍經過休整之後,又沿海岸線南下,穿過敘亞沙漠直撲埃居。在到達埃居之前,亞歷山大還請梅丹佐給羅德·迪克送去了一封信,至於這封信的內容阿蒙已經知道了。

馬其頓帝國的擴張,當然是宙斯的計劃之中,也一直受到他的神諭指引。但亞歷山大對梅丹佐以及埃居主神的承諾,卻不是雅倫娜等奧林匹斯諸神所願見。

亞歷山大帶著梅丹佐領軍在外征戰,但是希頓聖地德爾菲每年一度的神諭大典仍要舉行。這是馬其頓佔領德爾菲以來的第四次大典,而按照亞歷山大的計劃,等他下一次率大軍順利回師時,便要改革德爾菲神諭的傳統,結束各神殿單獨林立的歷史,並建造一座供奉眾神之父宙斯的主神殿,安置諸神在主神殿中陪祭,德爾菲神諭將由這座主神殿統一頒佈。

但亞力山大還沒有來得及回國辦這件事,今年的德爾菲神諭仍是由阿波羅神殿頒佈,各城邦將派代表獻祭,而代表米都利城邦使者就是伊索。

向諸神獻祭,祭禮放在神壇之上。但神靈不會拿走那些那象徵性的祭禮,他們接受的只是世人的禱告與讚頌。各城邦獻祭的東西是給神殿的,由祭司們享用,包括大量的牲畜、奴隸、貴重的器皿,其中最實惠的當然是一大筆錢財了。

已經商為主業、向來富庶的米都利城邦準備的“獻禮”是一大筆黃金,由城邦向米都利商人們籌集,派使者代表城邦到德爾菲進獻給聖地德爾菲的各座神殿。

信奉阿蒙的伊索,怎麼會成為米都利的使者,代表城邦向奧林匹斯諸神獻祭呢?這與米都利守護神赫爾墨斯的神諭的有關。神諭給了伊索一種看似兩難的選擇,身為米都利的公民,他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但是面對奧林匹斯諸神時,他又該如何堅守自己的信念?

318、狼來了

在阿蒙走後,伊索一直在米都利過著安逸的晚年生活,他和著名的賢者泰勒斯是好朋友,也經常到神殿廣場上與人聊天。他的年紀大了,也沒什麼別的事,就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