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和或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將軍殿下,老臣以為,松平大人的防範處理方法並無不妥之處。但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更應該傾向於‘以和為貴’,這場仗是能不打就不打為好。”此時,年邁的西尾忠尚起身行禮後回答道。
德川家重聞言沒有出聲, 只是點頭示意西尾忠尚繼續說下去。
“殿下也知道。寶曆五年時,郡上藩發生了‘一揆’動亂,幕府為此消耗了不少的錢財物力才把事情給平定下來。為此,幕府財政知道了現在才稍微有所好轉,而這還是得益於這兩年以來一直跟中國展開的大米貿易。米價抬升才使得我們稅入的增加,而我們貿易的主要物件就是這個燚朝。”
“如果我們雙方一旦開戰, 先拋開其中所帶來的社會動盪問題不提, 重點是我們現在對燚朝軍隊的真是實力如何, 完全是處於一片未知的情況。”
“而就從滿清以及薩摩藩給的訊息來看,他們能打敗滿清韃虜,戰勝整個南洋諸國,所以燚朝的實力絕對不會弱。”看見沒有人打斷自己,西尾忠尚繼續說著自己的擔憂。
“所以老臣認為,在我們對燚朝一切都還未了解明確的時候,選擇跟他們進行開戰而消耗國力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中原王朝大多好面子,只要我們降低姿態,稍微說點好聽的服個軟,他們就不大可能會跟我們交戰。”
“我日本的重點精力應該要用在對付蝦夷島上面,只有吞併更多的土地才能讓幕府獲得更高的實力,為未來獲得更多的可能。”西尾忠尚說完後對著德川家重施了施禮,示意自己已經把自己想說的都說完。
見狀,德川家重也擺手讓西尾忠尚退回去,並再次開口說道:“西尾大人說得也不無道理,不知道諸位大人還有其他不同的什麼看法沒有?
“將軍殿下,老臣有話想要問問西尾大人, 不知可否?”這時,只見剛還安靜的在一旁端坐的掘田正亮突然出言道。
德川家重望了望西尾忠尚示意,西尾忠尚緊跟著開口說道:“掘田大人請講。”
“西尾大人,我認為你分析得是很有道理,我日本跟中國開戰的確不利的。但你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開戰的關鍵不是在我們,而是他們要過來跟我們開戰,我們應該怎麼辦?”突然間,只見掘田正亮一改剛剛還是謙和的態度,立馬言辭犀利的提問道。
“如果他們不肯跟我們以和為貴,我們是不是還要一味忍讓退讓自己的利益來滿足他們呢?”
“記得中國的宋朝有個大學家蘇洵寫《六國論》中說過這麼一句話:‘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如果為了不開戰,我們要不停地忍讓付出日本的利益,那麼我日本是不是也會進入這麼一個惡性迴圈?”
此時的掘田正亮雖然也是一個年邁的老頭,但他這話裡話外間似乎都在透露著他那追求心中武士好鬥的模樣。
同時,掘田正亮的話裡話外間可以說是絲毫不給西尾忠尚面子,這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逼著西尾忠尚在“戰”還是“和”中做出一個選擇。
可西尾忠尚如果繼續保持著以“和談為主”的觀念,就有出賣日本的嫌疑。
“掘田大人說得對,可能是我考慮不周,那以掘田大人的意思我們應該怎麼做?”只能說西尾忠尚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輕鬆地又把皮球給踢了回去。
突然被西尾忠尚來了一道,掘田正亮嘴角不禁抽了一抽,但如果他要是再繼續把問題踢回去給西尾忠尚的話,就會顯得自己比西尾忠尚低了一等。
於是,掘田正亮只好組織一下自己的思緒後說道:“首先,我覺得松平大人說的處理方法都很對。由於時間緊迫,所以無論是發國書去質問燚朝還是戰爭前的備戰我們都需要在此時同時進行著。”
“其次,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