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從闖營中逃出的朱慈烺本該同當時已經懷有身孕的孫惠英一同離開,然而在朱慈烺得知自己姐姐太平公主還活著的時候,決定去國舅府中與她見上一面,而這一去也成了他的不歸路。”

“隨著吳三桂放滿清入關,北方戰亂不休,死傷無數。太子被滿清殺害了之後,孫惠英算是看透了京城的那些官員以及滿人們的嘴臉。”

“南明諸公的懦弱也讓孫惠英失望萬分。在李自成被殺的訊息傳來後,孫惠英的心結也漸漸開啟了。隨著天下漸穩,孫惠英也在忠義暗衛的護衛之下離開了京城的是非之地,逐漸遷到湖南安居。”朱大常緩緩說道。

“老國丈大人,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相信’,但是你要是能有皇家信物佐證就更好了?”關仁禮聽到這裡時忍不住出言打斷了朱大常的話。

其實也難怪關仁禮要這麼著急的發問,這事無論真假都跟禮部脫不了關係,所以在朱大常成為天下人笑話之前,他必須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才行。

這是要是真的最好,但是如果朱大常拿不出任何的信物,那就只能是朱大常的空口白話了。到時候丟了漢王的臉面,他這個禮部主事就不見得會好過。

朱大常就單單這麼一個故事也的確很難讓天下人信服。

“這個自然。關大人,我身上有太子朱慈烺當年的東宮玉牌以及印章,而且還有李闖賜給太子朱慈烺所謂的宋王令牌。”朱大常話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塊包裹的布,然後開啟拿著三樣東西遞交出來。

見狀,關仁禮對著張瑞以及朱大常躬身作揖了一下,在看到張瑞的點頭示意後便起身靠了上去,雙手接過朱大常遞過來的信物仔細檢查了起來。

此時,底下不少的官員都伸長著脖子在往著關仁禮望來,要不是張瑞站在這裡,他們恨不得都圍觀上來一觀究竟。

“怎麼樣,關大人,是真的嗎?”南京臨時戶部主事劉可閔問道。

“如果我沒有看錯,這些應該是真的。”關仁禮在把手中的信件小心翼翼的交還給朱大常後回答道。

聽到了關仁禮的話後,眾人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激動,交頭接耳的議論了起來。

“如果說這些東西都是真的,那老國丈說的事情也是可以信了?”

“這還用懷疑?肯定不會錯了。自古都說冥冥中自有天意,我看也是這麼一回事。以前,蒙古韃子佔據了漢人的江山由明太祖趕跑。現在是滿清韃子佔據了我漢人江山還是由明室後裔趕跑…”

“可不是,原本北面的那些窮酸們還說什麼‘漢王出身低賤無名,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現在我倒要看看他們還能扯什麼不要臉皮的言論出來…”

“哈哈,我參謀部得好好謀劃謀劃才行,漢王有了這名義,我看看北方守將中誰敢揹負千古漢奸①的罵名,抵擋漢王收復河山?”

……

眾人雖議論紛紛,但無一不選擇忽然朱一章的問題。至於為什麼,大家都明白。畢竟在場的官員們都不是傻子,道理還是懂的。

“這些是真的?”

“怎麼會這樣?我難道真是朱明的後人?”

朱一章聽到關仁禮給出的判斷後,感覺天都塌下來了一般。如果在當前的環境下,朱一章甚至想癱坐在地上不起來了。

“自己的抱負也許這輩子都沒有希望了。朱一章喃喃自語的說道。

朱一章慢步的走到了朱大常面前,猶如失了神一般的問道:“爹,為什麼我們是明皇室後裔,你一直沒有跟我說過?”

“世事艱險,爹不說也是為了你好。康熙三十九年時,天下已基本上大定了。康熙在拜了這明孝陵後,還裝模作樣的向大臣表示要查訪一個明皇室後裔,來管理明孝陵。”

“潛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