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究罹難,他自是知曉,對於譚究這個晚輩逝去,他是惋惜加悲痛。宗門之內,譚究是宗內少數幾位借憑數次出生入死的赫赫戰功躋身上位的大忠之士。

修仙之人,對於己身的道體極為珍惜,陽神未成之前,一旦有損,致使境界遲滯難進都有可能。這些弟子為宗門諸事奮不顧身,爭先恐後,可見忠義幾分。這樣的弟子在每一個宗門都是砥柱,都是珍惜人才,少一個則是宗門的大損失。

燕七經常出入天衝峰,這位師侄對燕七頗為親近,倒也有幾分情誼在,諸如種種,難怪燕七搖頭不已,悲憤莫名。

左連城此時是舉起手阻止了李餘所說,道:“回去再說!”

說走便走,接下來三人駕起劍光,無所禁忌,排空而去,既無血長歌這種高手糾纏,他與燕七兩大高手,又怕何人。妖王之流,上前來不過是送丹上門罷了。

李餘一路上所見,奇異的是,之前諸多遮天蔽日的妖獸,這時竟是一絲影蹤全無,不知何去。

兩人遁之快,如雷似電,不到半個時辰,東劍島便是在望。

燕七與左連城收起了劍光,落於島邊。島邊早有數人等候,李餘看見為一人,正是一島之主東劍真人。李餘此時可以明顯看得出來,東劍真人的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東劍真人見得左連城三人,才是面生喜色,上前迎來。

左連城見其如此,知道定是有事,只是未及開口,東劍真人便是急地說了一通話。意思是左乙傳急令下來,要左連城諸人即刻回山,有要事相商。

左岸風閉關之後,劍宗諸事,都是交予左乙與慕容天縱兩人處理,是以劍宗現在是左乙與慕容天縱共同主理。

既是急令,左連城三人也不多停留,告別了東劍真人後第一時間傳送了回去藏劍島上的朱雀山。

然而回到朱雀山,因為急著要去見左乙與慕容天縱,左連城便是託一名內門弟子將李餘送回了天衝峰。李餘見其急匆,只能是對他說明了譚究的遺體在自己這裡,而左連城不可置否。

回到天衝峰,不知道是否左連城用秘法通知了王冬,他親自在陣門之處將李餘接下。本來要安排李餘到天衝宮中上好的房間歇息的,不過李餘婉拒了。李餘雖然傷勢不輕,在服下一顆上品培元丹後,煉開藥力後身體已是逐漸恢復中,自然沒有了惡化之憂。他生性喜靜好熟,覺得在自己的房間反而更加自然一些。

不過他也要隨王冬前往天衝宮一趟,畢竟要將譚究的遺體妥當處置才行。

當他望著譚究那如枯槁的面容時,不禁心底又是一酸楚,眼淚又是要來,連忙向王冬告別了一聲,轉身就走,不敢再多停留一刻。只是他的身體是重傷未愈,心情大差之際猛然轉身就走,頓時有些踉蹌。

王冬大約也明白他的心情,安置好了譚究的遺體後,他便是疾步追上李餘,將李餘扶著回了房間。

王冬仔細地觀察過李餘的傷口,確定沒有大礙,只要日後好好調養便可恢復。在用金創藥將那十數個被妖罡洞穿的傷口處理好後,他便是離開了。畢竟他現在主管天衝宮一切事宜,諸事煩身,時間最是不夠用。不過他在臨走時留下許多調理元氣的丹藥。

躺在自己房間中的床上好一些時候,李餘的心情才恢復正常,不再有了異常的波動。心境回覆,他才意領體內微弱的真元,熔鍊服下去的丹藥之力,慢慢調理滋養起經脈來。

此次逃得大劫,但是身體受到的重創是頗為嚴重,不說被那妖罡洞開的十數個傷口,而體內的奇經八脈受損更是厲害。也是虧得昔日經脈經過玄天道劍那種厲害劍意的洗伐,從而堅韌非常,這才撐了下來不至於經脈崩毀。

不過傷勢如此累加起來,就是有靈藥相助,要想恢復之初,只怕至少要靜養數月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