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好聖孫,三叔的懷疑(第1/3頁)
章節報錯
流民的事情處理完了之後,輪到賑災地區恢復問題。
就在此時,朱瞻基稚嫩的聲音響起:
“皇爺爺可以對河南地區災民施行放鬥借糧政策。”
借糧?
什麼借糧?
眾人一臉懵逼的抬起頭來看著皇長孫,他們本來以為朱瞻基就是一個旁聽,可沒有想到朱瞻基年紀輕輕就提出了意見。
解縉見皇長孫有話說,也是語氣溫和的當起了捧哏,問道:
“不知如何借糧?”
朱瞻基想了想,說道:
“災民與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不同,受災情況較少,朝廷對此可以分發三鬥糧食,此舉做法只為救濟活命,不能發財;至於大災過後的生產恢復,朝廷可以向他們借糧七鬥,這樣一來朝廷來年的賦稅也有了保證,災民也不用在靠著領取朝廷的救濟糧而活。”
“!!!”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譁然。
“恭喜陛下得此好聖孫,大明可興!”
解縉急忙誇讚道。
李景隆不屑的瞥了一眼解縉。
你這小子還是讀書人,誇起人來比我還積極。
搶老子頭誇!
隨即楊士奇、楊榮、夏元吉、李景隆紛紛附和。
朱高煦聞言當即不服的表示道:
“如果來年因為大災情況導致收成不佳,朝廷的賦稅與借貸豈不都要泡湯了。”
解縉不悅的想要與朱高煦辯解,人家皇長孫如此年紀就可以想出這樣的辦法,堂堂漢王跟你大侄子較什麼勁。
可朱瞻基直接了當的說道:
“仁者愛人,大災之後以朝廷聖恩調動百姓開荒墾田,來年再把十鬥糧還清,如此既解了災民生存之苦,又因是借糧,可以讓朝廷減輕許多貪汙,並且朝廷來年賦稅據實可盼。”
朱高煦聽著朱瞻基這小子說的頭頭是道,有些不耐煩的問道:
“我問的是用什麼辦法讓百姓清償借貸?”
朱棣眯著眼睛感覺老二有些過來,看了一眼朱瞻基之後,發現依舊沉穩,這才沒有出聲阻止。
只是感覺朱瞻基這小子只是去了陳羽小酒館一套,回來明顯變的有些不一樣了。
朱瞻基沉吟片刻之後說道:
“皇爺爺說過,輕徭薄稅,以求天下歸心,如此則教化興而風俗美,天下勤而民眾歸。”
朱高煦直接傻眼了。
姥姥的!
我這大侄子成精了吧!
小嘴皮子比老大還六,最後一句話更是拿出永樂帝當擋箭牌。
哪怕你想再繼續爭辯下去,也無從開口。
畢竟你可以反對在場任何一個人,唯獨不能反對朱棣。
解縉立即欣喜的表示道:
“真是好聖孫啊!”
楊士奇、楊榮相互對視一眼,眼中皆是疑惑與震驚。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這話不是我教的!
得知這個結論之後,眼中漸漸變得狂喜,朱瞻基小小年紀就能有如此見識,讓他們感到意外的同時,更加感覺自身未來可期!
朱棣對朱瞻基的活學活用很是欣慰,滿意的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
因為朱瞻基所說的話,在提出解決辦法的同時,也將他這個永樂帝一併誇了。
朱高熾看著自己的爹一臉慈愛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心中五味雜陳。
陳兄弟也忒仗義、靠譜了吧!
早晨我爹帶著我兒子出宮溜達一圈,去陳羽小酒館認認門。
回來之後就發生了質的變化。
足以證明陳羽的教學天賦極高。
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