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朱棣中午在皇宮用完膳後,便秘密出宮,親自去檢測一下李景隆的辦事成果。

場地,人手,材料……

下西洋可以賺錢,但是週期太長。

相反,販賣精鹽,不出數月,甚至是十多天就可以見到現錢。

這關乎自己的賺錢大計,當然要親力親為。

到了地方,是一處莊園。

並沒有選擇南京城腹地,而是遠離城市邊緣。

周圍也沒有幾戶人家。

保密工作很到位。

挑選的人手,朱棣也看過了。

戰場上退下來的一些老兵,大多都是傷殘人士。

若上陣殺敵有可能不行,但絕對能勝任提煉精鹽工作。

看完之後,朱棣滿意的趕了回去。

目前所有準備工作都進行完畢。

就差陳羽手中提煉精鹽的技術。

下次去陳羽那邊,商量一下,販賣精鹽的產業鏈就可以動起來了。

根據李景隆報告,上次給他的精鹽,分到了各位勳貴與商賈手中。

初嘗過後,獲得了一致好評。

紛紛預留名額,表達購買意願。

而且李景隆這傢伙還貿然將自己最開始定的價格翻了兩倍。

可反饋來看,那些勳貴不僅不覺得貴,反而覺得這錢花得值。

果然,平常讓他們掏銀子,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可是他們花錢享受的時候,那可真叫一個心甘情願。

真應了那句: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想到這朱棣心中說不激動,那是假的。

到時候,恐怕每天進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真是聚‘天下之財’。

恐怕李景隆也沒見過這麼暴利的生意吧?

要是將李景隆嚇傻了怎麼辦!

朱棣坐在御書房中,罕見的走起來神。

目前還沒有開始,心中卻已經開始規劃起有錢之後該幹什麼。

等南京城中精鹽利潤到手,必然先要購置一些首飾。

給徐妙雲發一箱,後宮的妃子也該給一些賞賜。

一想到皇后徐妙雲與後宮妃子在收到禮物之後,眼中那種仰慕。

朱棣心中就美滋滋。

然後再將剩餘的錢,全部買火器與大炮。

等來年狠狠的揍漠北那群傢伙。

讓韃靼部看看什麼叫做大明的王者之師!

此時,宮殿外紀綱與一名錦衣衛交談了一會,並得到一份奏疏後,走入御書房。

躬著身子恭敬的說道:

“陛下,寧王奏疏!”

朱棣回過神來,頓了頓。

下西洋海外派遣藩王的事情,他正準備去找寧王好好聊一聊。

沒想到這傢伙倒主動呈遞上來了一份奏疏。

“寧王他本人怎麼不親自前來?”

“陛下,寧王與各地進京的王爺、還有朝中的數位官員在府上喝酒,醉了,所以只差人呈遞上來了奏疏。”紀綱道。

朱棣此句話目的並不是詢問寧王,而是詢問錦衣衛對寧王情況的彙報。

朱棣延續了洪武時期令朝中文武百官談之色變的錦衣衛。

命其滲透進朝中各個官員家中,檢查百官。

其中就包括寧王。

朱棣聽見這話,眼睛眯了起來。

寧王這傢伙,奉天靖難打進南京城直到現在,兩年的時間,一直都是本本分分。

臨近中元節,反倒有些活躍。

這位十七弟,難道心中還有一些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