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繼續說道:“雖然損耗是相互的,可是對於被迫執行消耗戰略的一方來說,消耗所帶來的困難一般都遠勝對方。”

“基於以上原理,老朱你認為大明打不起消耗戰,可陳祖義就打得起?”

“你要知道陳祖義哪怕再厲害,獲取資源的方式也只是海上掠奪船隻,而大明可是有著廣袤的土地作為支撐。”

“再回到之前說的蛋糕問題,如果南洋的利益大明橫叉一腳,那相對應的陳祖義的利益就會減少,而且打消耗戰略拖垮對方的前提,很大程度上有雙方士卒的抗爭決心,若組織裡面計程車卒,缺乏這種抗爭到底的不屈意志,即使在軍事上能獲得一時優勢,即使有外部不計成本的支援,也無法贏得勝利!

“老朱,你認為在抗戰意志上,大明海軍與陳祖義海盜團伙相比,孰強孰弱?”

朱棣挑了挑眉,語氣有些不屑的說道:

“抗戰意志,海盜能與大明士卒相比?”

陳羽點了點頭道:“不錯,所以消耗戰,海盜根本打不起,因為海盜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

“如果陳祖義不能帶海盜團伙獲利,甚至將海盜集團拖入與大明這樣龐然大物的鏖戰當中,這海盜團伙最終的結局只會分崩離析。”

“海盜這方面的尿性,陳祖義最清楚,所以他得到了大明海軍答應南洋諸國剿滅他的訊息,估計此時也在急著思考策略。”

不得不佩服陳祖義的確是一個梟雄人物。

看見船隻,不管好壞,就搶你。

甚至倭寇也照搶不誤。

陳祖義不滿足只搶劫一些小國家小商人,洪武時期就把目標放到了大明。

真是作死。

但梟雄畢竟是梟雄,實力還是有的。

起碼在洪武年間,朱元璋從來沒有抓住陳祖義。

沒辦法,朱元璋設定懸賞金,五十萬兩白銀。

以當時的購買力換算成如今的人民幣,五十萬兩就是兩億左右。

直到朱元璋駕崩,陳祖義也沒有被抓到。

但因海禁的緣故,大明並沒有受到陳祖義多少影響。

後來下西洋卻深受陳祖義困擾。

朱棣大手一揮,將懸賞定到了七百萬兩。

相當於大明國庫財政稅收的一半。

陳祖義在永樂年間,放眼整個世界,也算得上海賊王級別的頂級海賊了。

朱棣一臉驚訝的看著陳羽。

他常年行軍打仗,知道此時陳羽並不是簡單的制定策略,而是在剖析敵人的人性。

接著人性然後制定接下來的計策。

陳羽繼續分析道:“但老朱你要知道,大明在南洋可以輸,畢竟後方的基本盤還在,可陳祖義不能輸,他這些年在南洋樹敵這麼多,一旦有衰弱痕跡,那麼南洋所有勢力,都恨不得立馬撲上去搞死他。”

“所以陳祖義不僅不會避大明鋒芒,甚至還會主動出擊!”

“但是雙方的體量擺在這裡,陳祖義也知道,第一次交鋒必須給予了明軍重創,這個局勢他才能穩住。”

“所以對於陳祖義來說,首戰即決戰!”

朱棣眯著眼睛思考起來。

目前來說,陳羽分析的沒錯。

這跟在陸地上雙方交戰是一個道理。

在打消耗戰的時候,如果一方糧草即將見底,那這一方定會主動出擊。

尋找一個決戰的機會。

陳羽沒有理會朱棣臉上的表情變化,而是自顧自的又喝了一口酒,隨後慢悠悠的說道:

“給予以上分析,要想解決陳祖義那可真是太好辦了,首先向南洋放出訊息,大明作為南洋天朝上國,有擔當,更有維護南洋海上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