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解釋道:“對待宗室不能一杆擼死,也不能一代一代的往下降,而是應該生下來的一代直接降為最底下,然後再此基礎上往上升。”

“洪武帝原本只是一個貧苦的放牛娃,親人因飢餓而死,當過和尚,在義軍中歷經九死一生才成了大明王朝的締造者。”

“洪武帝體驗過生活的不易,所以提出了供養宗室策略,初心是想讓後世兒孫不用餓肚子。”

“在這個制度下,那些宗室不需要任何付出就可以獲得高額俸祿,時間一久,他們心中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這些都是老子應得的,如果大明的當朝皇帝發放的慢了,或許他們背地裡還會破口大罵。”

“所以只需要在‘升等世襲制度’上祭出三大法寶:

‘競爭上崗’,‘績效獎勵’,‘末尾淘汰’;

那麼所有問題都會徹底解決。”

朱棣聽的頻頻點頭,雖然陳羽所提出的‘升等世襲制度’與姚廣孝提出來的看似相似,但又不一樣。

感覺只要將‘競爭上崗’,‘績效獎勵’,‘末尾淘汰’這三個法寶搞明白到底怎麼運用。

好像真的可以徹底解決宗室帶來的問題。

陳羽繼續說道:“‘升等世襲制度’實行之後,不同於之前,哪怕是皇帝的兒子,一生下來也只是最低階的奉國中尉。”

“奉國中尉的兒子生下來則被剔除供養宗室制度之外。”

朱棣單手扶著桌角,另一隻手插在腰上,耐心的聽著。

可陳羽的話在他的腦海中一過,他搖了搖頭道:“一擼到底那些藩王一定會不滿意的,是不是有些太狠了。”

陳羽笑著說道:“這就是‘升等世襲制度’最大的區別,他們不斷向上晉升。”

“而且之前的宗室制度被打亂了,那麼每個層級的宗室登基俸祿也可以進行適當的改變,畢竟這樣一擼到底確實相當於一個大棒打在宗室藩王頭頂。”

“接下來可以大幅提高宗室每層級俸祿。”

“可要我若是皇帝的話,不又要處於每天擔心宗室奪權的擔憂中嗎?”朱棣問道。

陳羽道:“所以在配合‘競爭上崗’,‘績效獎勵’,‘末尾淘汰’。”

“我們可以對那些宗室的晉升設定一個考核,可以從‘生育率’‘貢獻率’,‘穩定率’等對宗室進行一些晉升指標。”

“即所謂的‘競爭上崗’。”

朱棣聽到這裡,陳羽的策略已經很明顯了。

‘生育率’讓那些之前躺著就可以賺錢,到如今給宗室設定一個過多生育的罰款指標,賠錢的買賣,自然會讓宗室的數量快速下降。

‘穩定率’哪怕宗室成員被一擼到底,歸根結底還是皇親國戚,骨子裡高人一等的囂張跋扈註定會發生。

如果宗室成員家中有紈絝宗室子弟,魚肉百姓。

那麼皇帝完全可以對他們的爹進行降級。

再次降低他們的俸祿。

從此前皇帝約束宗室,到現在的讓宗室內部互相約束。

壓力一下子減少很多。

‘穩定率’就更好理解,一個國家除了宦官與皇帝,就屬宗室最不希望王朝覆滅。

畢竟哪怕宗室生活過的多麼不如意,好歹頂著皇親國戚的頭銜,而且皇帝對宗室有著特殊晉升渠道。

那麼宗室之中有能力的,一定會往努力晉升。

而皇帝根據他們的能力,對他們進行單方面選拔。

科舉三年舉行一次,那麼宗室內部選舉完全可以一年舉行一次。

如果有權力的宗室成員有反意,那麼皇帝完全可以將他們‘末尾淘汰’。

畢竟宗室成員哪怕在優秀,但忠誠排名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