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覺得清君側的永樂帝如何!?(第2/3頁)
章節報錯
!”
這個老朱,每一次來之後,總喜歡聽陳羽吹吹牛,指點江山一番。
據他說,
自己是個生意人,因為涉獵很廣,所以各種資訊都要了解了解。
反正這老朱出手大方,再加上陳羽本人也無聊,恩科之前有個人時不時一起喝點,吹吹牛,挺好。
時間長了,自然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陳羽也不客氣,坐了下來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直接舉起,一飲而盡,隨後咂了咂嘴道:
“老朱我從你的穿著與氣度來看,做的生意不小,前幾年也是亂,全國上下生意不好做。”
“不過,好在戰事結束了,燕王登基,你就把心放肚子裡,以後國內會很安穩,你的好日子要來了。”
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安穩的經商環境,陳羽這樣說不無道理。
老朱輕嘆一聲:“但願如此,天下亂了這些年,也該享享福了。”
“可就怕有藩王也想學燕王來一次‘清君測’。”
當年唐王朝之所以衰弱,就是因為藩鎮割據不聽從唐王朝的調遣。
所以朱允炆登基之後,便準備削藩以增強中央實力。
諸藩王為改變被削藩的命運,維護自身利益,避免被瓜分的危機,都漸漸向最先反抗的朱棣靠攏。
朱允炆如果不能一舉將朱棣鎮壓,那麼朱棣就會迅速凝聚所有諸侯王的力量。
哪怕集結了六十萬中央禁軍,還是敗了。
朱棣登基後,沒有立馬削藩,可是為了避免藩王有樣學樣,削藩是必然。
但是,
朱棣選擇削藩,人情方面比朱允炆還要過不去。
因為朱允炆削藩好歹傷害的是自己的叔叔,而朱棣削藩傷害的卻是幫助了自己的親兄弟。
尤其是藩王中還有一個實力強大,有過永樂帝承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的寧王。
所以大部分人認為,如果削藩,天下或許又將陷入戰亂。
陳羽半張著嘴,懵了,小半響才哭笑不得的說道:
“老朱咱們私下裡議論一個皇帝,這合適嗎?”
老朱笑著說道:“這有什麼不合適,做生意總歸避免不了皇帝頒佈的政策,私下裡說說我又不會拿這個去狀告你。”
陳羽聞言打量了一下門外,今天的人流量相較於之前更差了。
自老朱他們二人進來之後,路上便再也沒有看到行人。
至於明朝那無孔不入的錦衣衛,主要的任務是監察百官,可沒有閒工夫來自己的小酒館。
既然大客戶有要求,索性就吹吹牛逼唄。
陳羽又給自己倒下了一碗酒,一口悶了。
“老朱,私下閒談可暢所欲言,但切不可外傳!要是被錦衣衛聽去了,那可就不妙了。”
朱棣就是想聽聽陳羽站在一個百姓的角度,到底如何看待那位奉天靖難的永樂帝。
他拍著胸脯說道:
“掌櫃的放心就是,做生意靠的是謹慎,閒聊而已,我還能到處嚷嚷不成?”
陳羽笑著繼續說道:“清君側的事情不會再次出現。”
“永樂帝是親手打江山的雄主,將來要和唐太宗並在一起,藩王又不是傻子,心中肯定也明白,建文與永樂帝鎮壓造反,那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對面那位紀兄,聽陳羽竟將永樂帝與其他帝王相較而論,臉色明顯一變。
頗為緊張。
老朱卻不以為意的繼續問道:
“可萬一有不服的呢?”
陳羽笑呵呵的說道:“你就拿永樂帝當宋太祖來看,當年宋太祖黃橋兵變後黃袍加身,為了避免武將效仿,杯酒釋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