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第1/3頁)
章節報錯
陳羽看了看朱棣,然後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老朱,這裡面涉及了權力之間的博弈,看似永樂帝背信棄義,可是你要知道,皇帝那個位置可是很誘人的。”
“包括寧王,只要是洪武帝的子嗣,心中不可能一點想法都沒有,畢竟,做皇帝與做藩王可不一樣。”
“而永樂帝坐上帝王之後,所做的一切,可以說治理政務方面達到了一個明君該有的姿態,再加上永樂帝本就鎮守北平十幾年,行軍打仗也沒得說,可以說是妥妥的馬上帝王。”
“雖然靖難結束到現在也只有兩年,可是在這兩年的時間,足以驗證永樂帝絕不是建文那種可以由藩王拿捏的角色,而是一位殺伐果斷的狠人,所以這兩年的時間,寧王被囚禁在南京城,其實防止了寧王犯錯誤。”
“畢竟,寧王如果真的實行劃江而至,到那時又會牽扯到許多利益、權貴博弈,現在倒好,永樂帝用自己所作所為向外界證明了他的能力,掐滅了寧王的小心思,磨滅了大明再來一場靖難之役的可能,相當於避免了一場悲劇。”
朱棣琢磨了一會,認同的點了點頭。
當初招攬寧王,除了平分天下之外,還有一條:
“事成之後,允寧王挑地方,作為他的‘封國’。”
靖難之役,朱棣前方作戰,朱權留守後方。
即將打入南京城時,朱棣派人去北平送信,讓寧王即刻南下與大軍匯合。
可寧王不僅不來,反而在北平開出了條件:
‘大寧就不待了,把弟弟的封國定在杭州,打了半輩子的仗,也該弟弟享受享受。’
朱棣看見這回話,當即就炸毛了。
意識到寧王若繼續留在北平,很有可能是一點就著的火藥桶。
吹牛的時候捐一千萬兩不在話下。
但現在真有一頭牛了。
而這頭牛的名字叫做‘江山社稷’,可不能隨便分。
且封地杭州,那就是‘吳王’。
那可是老爹朱元璋稱帝前的封號。
朱權想幹什麼?
朱棣沒有建文那樣優柔寡斷,為以防萬一,不顧南京附近局勢尚未穩定,直接讓次子朱高煦率大軍返回北平。
明顯要震懾寧王,讓其速速南下。
不久,被逼無奈的朱權抵達南京。
而這兩年的時間,朱棣雖將寧王軟禁在身邊,但對寧王的削弱就沒有停過。
不斷著手瓦解寧王護衛的實力。
可以說目前寧王已經沒有什麼話語權了。
在此期間,寧王非常配合,每天舒舒服服的住著,沒有表現出任何野心。
如果按照陳羽的說法,沒有這兩年的緩衝,那麼寧王回到封地之後,因當初朱棣違背承諾,為了皇位,再加上各方面勢力的攛掇,還真的有可能再在大明掀起一場靖難之役。
陳羽繼續說道:“寧王善謀,足以說明他是一個聰明人,否則換做其他人,真有可能分不清局勢,腦子一熱,直接幹起來了。”
“說白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從這些事情中捋順寧王的目的,也就是基本訴求,比如為何最近為何反常。”
朱棣本來聽的頻頻點頭,但是陳羽說到這裡,他直接懵逼了。
掌櫃的這話什麼意思?
滿足寧王的訴求……
不想被削藩;
劃江而至!
這兩個無論哪一個,自己都斷然不能答應。
還不等朱棣反駁,陳羽繼續說道:
“燕王當初對寧王的承諾,這件事情許多人知道,處理起來,確實有些棘手。”
“畢竟一個處理不當的話,會直接讓永樂帝言而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