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自從出獄迴歸到正常工作之後,將陳羽提出的三大法寶:‘競爭上崗’,‘績效獎勵’,‘末尾淘汰’運用在了戶部。

戶部成員見識過國宴上藩王的年終紅包,那可是真金白銀。

本來明朝官員的工資就低,如今得知有一條合法的額外大收入之後,果斷開啟了‘卷’模式。

效率蹭蹭往上漲。

就拿核對鄭和下西洋的物資來說,往常怎麼說也需要十多天,可是如今在三大法寶的運作下,只需要四五天。

快了一倍。

夏原吉見到這樣的動作效率也是很高興,準備等到年後推廣到各個部門。

再加上陳羽先前解決了王朝週期問題、藩王宗室等超脫歷史的問題,夏原吉堅信陳羽在對待士紳階級上一定有他的辦法。

所以在朱棣大清早找他商量辦法時,他一句廢話都沒有說,果斷拉著朱棣來到了陳羽所在的小酒館。

意思很明確:

辦法我想不了一點,去找陳兄弟。

陳羽一聽,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老朱與老夏就喜歡聽些國家大事,而且一群男生聚在一起,聊不了幾句就開始指點江山,完全屬於基本操作。

就像昨日在教坊司的飯桌上,聊的都是一些閒情雅緻,跟國家政治完全不搭邊。

既然老朱與老夏想聽,反正自己今日也與他們一樣沒有其他安排,索性就藉著這頓早餐的功夫,吹吹牛。

陳羽擼起來袖子,思考了一下說道:

“其實這件事情很簡單,就比如說能夠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輿論戰,背地裡抹黑詆譭永樂帝,那麼對方身後一定是團伙作案。”

“既然面對大批次的人群,皇帝的應對手段無非就是兩個:一是用刀殺;二則是頒佈相應的政策!”

朱棣身為遭遇‘網曝’的第一當事人,聽見陳羽口中簡單二字,心中狂喜。

果然我陳兄弟無所不能。

他當即滿臉求知慾的問道:

“用刀肯定不行,會雪上加霜,搞的人心不穩;那麼只能用政策了,不知道陳兄弟有何良策?”

陳羽笑著豎起兩根手指頭,說道:

“對付叛亂,二者取其一,一般都可以解決問題。可是面對士紳階級的輿論戰則不行,必須武力與政策雙管齊下,才可以順利解決。”

“舉一個簡單例子,比如有人冤枉你吃了他的東西,你不要刨開自己的肚子以證清白,你應該挖出他的眼睛嚥下去,讓他在你肚子裡看個清楚。”

“同理,我們只需要找到士紳階級的這個‘眼睛’即可!”

朱棣聽著這個比喻,沉思著。

對啊,士紳階級詆譭他靖難之後將國家治理的一團糟。

所以他第一時間想著如何將國家治理的更好,可是又想到輿論還是在士紳階級手中,自己做的都是一些無用功,這才感覺無力。

自古打天下難,治理天下更難。

說的就是天下穩固之後,所有勢力的目光就都放在了奪權上。

尤其是以士紳階級代表的文官集團手中的筆桿子,直接讓皇帝無往不利的刀鋒成為了擺設。

畢竟如果用刀,反而坐實了這些輿論。

畢竟刀劍的戰爭已經過去,接下的則是屬於筆桿子的輿論戰!

而這些恰恰掌握在士紳階級手中!

按照陳羽的說法,與其自證,不如找一個可以弄疼對方的辦法,讓士紳自證!

可是士紳階級的軟肋,朱棣想了半晌也沒有想出來。

這一次士紳階級空前的團結,又分散在大明各個地方。

朱棣發現自己旁聽了朱瞻基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