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殺永樂帝(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是中元節嗎,到那時萬邦來賀,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場面,無外乎來源於大明強盛的國力。”
“可在這種隆重的場合,倭寇大庭廣眾之下,行刺永樂帝,成不成功都不要緊,只要這個事情發生了,那麼你認為永樂帝會做何反應?”
朱高煦沉聲道:“小小倭國,敢行刺大明皇帝,永樂帝必將龍顏大怒,估計會將這日本使臣凌遲。”
“到那時,估計滿朝文武也會群情激奮!”
華夏自古以來都有一條潛規則。
不斬來使。
可若使臣想殺華夏的皇帝,那就另當別論了。
此時使臣的身份,已經轉變為了刺客。
不斬來使的潛規則,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陳羽點了點頭道:
“南洋小國私下裡聯合倭寇想與大明走私軍用物品,原因就是想要填補自家的國防,以便應對強大的敵人、海盜。”
“可他們這個小團體其中一份子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認為其他的小國事發後會怎麼樣?”
“肯定迅速與倭寇劃清關係,對一起走私軍用物品的事情,也定然隻字不敢提。”朱高煦連忙說道。
他對這些可太熟悉了。
草原上的漠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各個部落平日裡看上去和睦共處,互幫互助。
可是大明軍隊開過去的時候,都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說到底其中將它們聯絡在一起的,就是利益。
當所獲取的利益,遠遠小於損失時,那麼這樣的關係就會迅速做出改變。
陳羽靠在了椅背上,笑著說道:
“那這件事情不就解決了嗎?”
“堂堂漢王難道還找不到幾名倭寇來做這件事,在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人塞進去,難度對其他人來說很大,但對漢王來說可能壓根都不是事。”
朱高煦預設的沒有說話。
查自己這位王爺,也就是走個過場。
包括找幾名海盜。
南京城中死囚倭寇還真不少。
到時候,可以套路兩個在那天表演一下。
陳羽繼續說道:“倭寇使者一死,所有參與者撇清關係,相當於人證銷燬了,漢王拿到了錢,純純白嫖。”
“至於倭寇,估計事後還要向大明納一大筆貢品,來平息大明的怒火。”
朱高煦聞言,豁然站起身。
果然啊,
漂泊在外的四弟,不愧是他們老朱家的人。
這腦子轉的真快。
朱高煦從來沒有感覺這樣渾身舒坦過。
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打仗。
雖然他不懂政務,但是他知道討論戰術。
但政務與戰術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要動腦子,想辦法。
可陳羽呢?!
毫無壓力,一盞茶的功夫,想出來這樣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
這就是身邊有一位頂級謀士輔佐的感覺嗎?
這就是朱棣身邊每次遇到難題,都有大師姚廣孝出謀劃策的感覺嗎?
自己只需提出問題,然後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
一時間,朱高煦看向陳羽的目光異常炙熱。
眾所周知,私生子在古代沒有繼承權。
憑藉這一點與陳羽展現出來的智慧,朱高煦對陳羽好感直接爆表。
果然,自己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命!
上天在這奪嫡的關鍵時刻,竟然給自己送來了一位好四弟,來彌補自己在政務上的弊端!
天助我也!
陳羽說完之後,看著面前的朱高煦豁然站起身來,下意識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