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老馬口中,獲得鄭和舉薦。

雖然大明也是透過科舉制選拔人才,可是薦舉仍是做官的重要途徑之一。

鄭和又是朱棣身邊的紅人,得到他的舉薦,說不定還真能成。

成了,也算圓了老馬一個夢想。

但是陳羽並不打算走這一條路子,他要堅定不移的將一年之後不的恩科走到底。

畢竟,恩科結束之後,永樂帝還有二十年可活。

永樂一朝的規律:朱棣擁有絕對的權力。

如果你獲得了朱棣的重用,是永樂黨,那朱棣駕崩之後,你一樣可以獲得大明朱高熾與朱瞻基的重用。

可反過來,你要是太子黨,那在朝中的日子一定會如履薄冰。

所以,其他官員引薦給朱棣,效果遠遠沒有透過恩科來的好。

畢竟恩科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天然被歸納為皇帝黨。

而且,步入朝堂之後,朱棣還真不一定只有二十年可活。

朱棣在位期間戰事頻繁,北征,韃靼、瓦剌、兀良哈等蒙古部落採取避而不戰的策略。

幾十萬大軍的糧草供應、行軍安全等問題,讓身為主帥的朱棣憂心忡忡,而且這樣大規模戰爭期間,生活往往沒有規律,精神高度集中。

心理與身心壓力長期積累,對身體造成的損耗可想而知。

要知道古代可沒有那麼好的醫療條件。

但是這些完全可以避免,畢竟陳羽對那些避戰的蒙古部落那可是門清。

到時候估計一次北伐就可以將漠北的問題解決。

陳羽沉吟片刻,對著鄭和說道:

“老馬,既然如此,那麼我就幫你一把,至於到時候鄭和能不能聽進去,就靠你的本事了。”

鄭和道:“那就多謝陳兄了,大明艦隊如何在宣揚大明國威的同時,還能將利潤最大化,這其中的尺度確實不好拿捏。”

陳羽伸出了三根手指,對著鄭和說道:“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好三件事情足矣。”

“第一:扶持代理人!”

“第二:在蘇門答臘派兵駐守,且建設防禦工事!”

“第三:大量傾銷陶瓷!”

陳羽隱隱感覺,這次給老馬講些東西,或許真可以改變大明的命運。

畢竟鄭和敢於接下下西洋違背祖制的總指揮使,說明他不是一個迂腐之人。

能賺錢,變通一下將利潤最大化,也是有可能的。

要知道鄭和七下西洋,絕對是世界航海史上第一人,最遠到達了非洲的東部,今索馬利亞附近。

哥倫布比鄭和晚了87年,麥哲倫比鄭和晚了114年。

可卻沒留下一塊殖民地!

大航海時代來臨時,歐洲各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上,賺的是盆滿缽滿,為歐洲近代崛起打下基礎。

當時大明如果下決心發展殖民地,未來根本沒有歐洲什麼機會。

大明必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

畢竟那個時期,明朝海軍可是強的離譜。

清朝,明末敗軍之將鄭成功,還能將當時號稱“海上馬車伕”的海上霸王荷蘭打出臺灣。

由此可以聯想,朱棣時期的海軍在世界上有多麼強大。

如果老馬真能將鄭和說服,那麼按照下西洋時間來計算,等到自己入朝為官那一天,或許可以直接開啟工業革命!

陳羽將面前的酒一飲而盡,隨後清了清嗓子說道:

“老馬,接下來我詳細給你說一說這三條之間,單獨的作用與結合後的好處!”

…………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