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陛下,何不去問問陳掌櫃(第1/2頁)
章節報錯
御書房。
下朝後的朱棣正在大發脾氣。
“混賬東西!”
朱棣暴怒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發出‘彭’的一聲悶響。
“陛下息怒,為了一個日本使臣不值當。”鄭和站在一旁勸慰道。
下朝之後,朱棣單獨召見了鄭和。
朱棣看著鄭和,沉聲說道:
“朕不是生日本使臣的氣,朕知道間中閨密的意思,無非就是說大明皇帝得位不正,估計這不是間中閨密一個人看法,而是南洋周遭所有國家的看法。”
“這也是朕支援你下西洋的目的,一定要將永樂一朝的事情,傳遍南洋,宣揚永樂一朝國威!”
鄭和鄭重的點了點頭:
“陛下,臣哪怕是死,也會完成這個旨意!”
鄭和跟著朱棣身邊,一路從北平砍到南京。
知道朱棣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得位不正!
洪武年間,朱元璋就已告知南洋諸國,大明下一代繼承人是建文帝。
朱元璋的影響力,在南洋不弱。
所以,朱棣最開始想下西洋的目的,就是宣揚大明的強盛,讓海外的國家知道,大明永樂一朝很強。
朱棣欣慰的看著鄭和,緩緩吐出一口濁氣,開口道:
“鄭和,你認為生擒陳祖義的事情怎麼樣?”
鄭和猶豫片刻之後,道:
“生擒陳祖義難度很大!”
“很大?”
朱棣有些好奇,要知道鄭和出生航海世家,從小就接觸航海事務,各方面能力都沒得說。
可鄭和依然說出了難度很大幾個字,顯然陳祖義不簡單。
鄭和點了點頭道:“陳祖義在洪武年間就已經活躍在南洋一帶,早已習慣海上的艱苦,這人也確實有能力,性格大膽,心思細密,敢打敢拼,組建的海上力量,駐守在馬六甲海峽的重要位置,專門埋伏和掠奪經過的商船和使船,勢力範圍覆蓋,南海、印度洋等地。”
“據臣收到的訊息,陳祖義的戰船數量超過一百艘,部屬人數達到上萬人。”
朱棣聞言,皺起了眉頭。
一百多艘艦船,上萬人的海軍!
這樣的力量,已經接近大明這一次下西洋出行隊伍的一半。
第一次下西洋如今就將剿滅陳祖義作為首要目標,很有可能損失慘重!
到那時,沒有盈利的訊息傳回大明,不要說接下來海上絲綢之路與’永樂公司‘建設不下去。
就連大明艦船打造的地方市舶司,都要大砍預算。
朱棣思索片刻之後,問道:
“大明剿滅陳祖義的海上力量,能得到什麼?”
朱棣問的很直白,但往往國家的重大決議,就是如此。
一件虧本的買賣,一個人有可能去幹。
但是一個國家必須慎之又慎。
畢竟牽扯的已經不是一個人兩個人那麼簡單,而是成千上萬個人在其中。
而這裡面核心就是‘利益’二字。
如果利益足夠誘人,那麼一定的損失是可以接受的。
鄭和拱了拱手,並沒有直接說好處,而是講解起了陳祖義在南洋的戰績:
“陛下,臣自從得到下西洋的任務之後,就一直在學習與蒐集各種海上知識。”
“也早早了解到了陳祖義此人,他的戰船像鯊魚一樣,四處尋找過往的商船,一旦發現,就會毫不留情地攔截,然後肆無忌憚地搶劫,劫掠物件包括了來自大明、日本、印度、波斯、阿拉伯、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商船和使船。”
“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東亞和南亞的海上貿易秩序,給各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