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倭寇使者來訪(第2/3頁)
章節報錯
已經找好了對精鹽實行量產的產地,人手也都是先前從靖難之役中因傷退伍下來的老兵。
忠臣保密程度直接拉滿。
而且那些傷殘老兵,雖然失去了上馬殺敵的可能,但從另一個方面也算是找到了一份有保障的生活。
多拿出一些精鹽利潤來養活陳羽口中產業鏈的工人,朱棣還是願意的,更何況是先前為大明流過血的老兵。
目前還沒有正式開業,但是朱棣已經看到了其中的好處。
以後,傷殘老兵總算是有了一個去處。
這一點,李景隆做的倒是很得朱棣心意。
然後正在御書房處理政務的朱棣,突然間收到了日本使者前來覲見的訊息,而且還攜帶了倭寇國王國書。
這一點倒是出乎朱棣的意料。
畢竟,朱棣登基以來,周邊的國家都派遣使臣前來覲見,並早早的呈上了願意做大明藩屬國的國書。
可是如今倭寇竟然這個時候才來?!
朱棣目前可是已經知道了倭寇那所謂的狗屁‘神風’,無非就是常見的自然災害。
而且陳羽已經提出了破解之法。
不僅如此,朱棣還知道了倭寇本土上,有數百萬斤級別的銀礦。
說沒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並且,朱棣知道,上一次跟朱高煦說完此事之後,朱高煦私下裡已經開始派遣接觸倭寇商人,開始瞭解倭寇本土國情。
這說白了,就是為下西洋後奪回大明銀礦做準備。
這個時候,倭寇反倒跑過來送國書,這倒讓朱棣反倒有些拿捏不準倭寇的想法。
難道是朱高煦做的讓倭寇方面有所察覺?
可不管怎麼說,見還是要見的。
畢竟,此時在南京城的不僅有倭寇使臣,還有大明周邊的藩屬國,早早的派遣來了使臣。
想要在大明中元節的時候,為大明送上各地國王的祝賀與賀禮。
如果不見,那豈不是讓大明落了口舌。
…………
御書房內,
召開朝會之前,朱棣單獨先拉來了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楊士奇、楊榮、解縉簡單的商討一下。
本來應該還有夏原吉,但因他後期有大作用,所以目前在牢獄中並未放出。
“對於這次倭寇使者攜國書來訪,不知各位有何看法?”
話落,朱高煦第一個開口說道:
“陛下登基兩年,倭寇才呈遞國書,簡直不把大明放在眼裡。”
“而且,近期大明周遭海域海盜頻頻侵犯,而那些海盜大多都是倭寇組織,漁民與百姓苦不堪言。”
“什麼倭寇使臣,要我說直接砍了算了,然後攻入日本,讓倭寇看看大明的寶劍,到底利不利!”
楊士奇瞥了一眼朱高煦,隨後開口道:
“陛下,不管倭寇如何,可他們這次都是作為使者前來,大明作為天朝上國,自然該擺出禮儀之邦的友好。”
“而且侵擾大明海疆的只是海盜,並不是日本,大明並未與倭寇全面開戰,如果全面開戰,大明恐怕損失的更多!”
楊榮也在一旁附和道:
“不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自當雅量,大明豈能跟蠻夷一樣。”
朱高燧詫異的看了朱高煦一眼。
二哥,你難道不知道倭寇‘神風’!
也就近期不知為什麼老爺子偏向你。
這才在爭奪儲君中佔據了上風。
抓捕許多太子黨的官員。
可這腦子……要想坐上那個位置,恐怕只能武了!
朱高煦張了張嘴,最後還是選擇了沉默。
解縉等眾人想